第九十七章 整编与北伐二十七(终)
�总统的位置才是真的。

  这边北洋集团集体头一众大佬集体犯了头痛病的时候,武昌这边的胡大帅过的那就一个滋润啊。

  从北洋谈判团的驻地出来,胡瑞一行人快马加鞭的赶往江边的码头,安徽革命军的大部队还没下船,武昌当地百姓的欢迎仪式还没开始呢。

  黎元洪当初是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通电请求安徽军驻武昌的。码头上武昌百姓欢迎安徽军的盛况,让本来还抱着一丝侥幸的黎元洪彻底的死了心。人最悲哀的就是心死了,心死了也就什么都没了。黎元洪撇下所有人,自己缩到府邸里面黯然神伤去了,留下孙武等一干军政要员,硬着头皮去处理码头上的事情。武昌的老百姓咱怎么热烈欢迎安徽军,那也算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活动。这安徽革命军是应了武昌军政府的邀请驻武昌的,军政府没有一点准备活动,就听之任之,似乎说不过去啊?

  黎元洪当了甩手掌柜,惹得武昌军政府上下一阵鸡飞狗跳。这安徽军都到了码头了,被临时抓来的军政府秘书长汤玉龙,领着一队好不容易拼凑起来的骑兵营,一路上负责开道,护送着胡瑞一行进城。

  之前安徽军援鄂,参战的长江舰队和整编第四师,都严格遵守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援鄂期间,不仅没有发生一起扰民事件,驻扎武昌的安徽革命军还主动承担起了维持当地治安、救济衣食无着的难民,等一系列工作。黄兴的宝贝儿子黄一鸥的事情,整个武昌的百姓都是知道的,除了咬牙切齿以外,只能暗暗诅咒黄兴父子早日遭到报应。初期意外什么办法也没有,谁让人家有一个当总司令的爹啊!身边还有本地湖北民军的一帮军官充当爪牙,要枪有枪,上头还有人,老百姓还能怎么办?!

  老天有眼啊,为非作歹的黄一鸥撞上了安徽军这块铁板,被领兵的胡大帅抓了个现行。管你老爹是不是总司令,作奸犯科,拿你没商量!消息传出来,武昌的百姓谁不鼓掌叫好?受难的苦主更是把胡大帅奉为‘包青天再世‘,偷偷地在家里供奉了胡大帅的长生牌位,再穷的人家,每天也要从嘴里省出一小捧米,供奉在牌位前。后来安徽军在大败北洋军之后,被逼撤离,武昌百姓也是扼腕叹息。背地里没少骂黄兴公报私仇的。当年的岳飞爷爷不也是这样吗?一心抗敌,为国为民,却遭奸臣所害。一时间,黄兴父子的名声在武昌臭大街了,百姓没有一个不骂的。

  现在汉阳的北洋军被打败了,能打仗、又仁义的安徽军回来了,老百姓那还能不夹道欢迎?嗯,最好是不走了,北洋军那是畜生啊,汉口一把大火烧死了多少无辜啊。有这样的大军驻扎武昌,老百姓心里也踏实。

  上次援鄂的时候,情报部和侦察兵就把整个武昌的情况进行了摸底。指挥部的驻地很快就选好了,按照胡大帅的意思,尽量的避开北洋谈判使团的驻地。防止说闲话。随船前来的整编第四和第三师,也各自选择空地。安营扎寨。

  作为德国洋行的买办。胡老爷子因为职业的关系,可以算是吃遍了中戏。但是第一次尝到准儿媳做的饭菜的时候,还是忍不住直竖大拇指。燕女侠掌勺的手艺去比起杀人的功夫毫不逊色,八大菜系信手拈来,一个人张罗出一桌子酒席,就跟玩的一样。无论是海陆珍馐还是家常便饭。总能做出不一样的口感。用胡大帅的话来说,“高!实在是高!”

  到达武昌后的第一顿饭依旧是燕女侠掌勺,刚刚气的唐绍仪血压爆表的胡大帅心情很好,忙完了部队安顿的事情就一溜烟的跑去三娘那里。

  回锅肉、炒三鲜、四鲜香干、蛋花汤。晚饭依旧是三菜一汤,普普通通的家常菜被做的格外的有味道,食指大动之下,胡大帅一口气刨下去两碗饭。摸了摸紧绷的小肚子,惬意的叼着牙签,靠在了沙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