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举步维艰2
��和路人不由得心惊胆战。连续两个月的腾下来胡瑞麾下的教导营、新军、巡防营上上下下大有脱胎换骨的感觉,朱家宝那边也一连多日收到当地乡绅的拜帖举报新军扰民,朱家宝每每看后脸上笑意更浓,甩手就把帖子交给管家送去厨房作了引火的引子。

  随着训练强度的加大,各种物资的消耗也越发的巨大起来。安庆机械局形同虚设,目前只能生产圆头弹和老式委员会步枪,而且原材料全靠进口、熟练技工短缺,造成产量极低,只能勉强满足新军训练的消耗,至于教导营装备的尖头单和毛瑟98快枪更是无从谈起。训练场上黄澄澄的弹壳被抛出,胡协统的钱包也一点一点的瘪了下去。望着日渐消瘦的钱包无奈之下胡瑞只得麻烦上海的便宜老爹想办法弄来一批制造回火弹的工具,把所有打过的弹壳收集起来回炉,安上底火和弹头做成回火弹重新使用。年关将近一场大雪落下1909年的新年就快来了。教导营的学员放了假兴高采烈的把压箱子底的新军装和军官高筒皮靴拿出来擦拭打理一新,穿上身扎上武装带昂首挺胸的告别战友好教官提溜着行礼回家过年去了。身兼数职的胡协统也总算有了空闲,从桌上小山一样的书堆里抬起头来一股脑的把书桌上那些政工教案塞进柜子里狠狠地锁上,这2个多月来真的忙死他了。望着空空如也的教导营宿舍和远方操场上结束训练收队回营的巡防营胡瑞长叹一声为来年发起愁来。“钱!钱!钱!钱!”胡瑞在心底呐喊,这才两个月就把他卖军火赚来的钱花了个精光,要不是还有厘金撑着估计连过年也撑不到。巨大的消费让胡瑞着实有些吃不消了,穿越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军校生每个月拿着学校发的800块津贴混混日子,毕业了下部队撑死了每个月7000多块的收入。那批德军淘汰的军火前前后后一共赚了将近30万银元,折合成后世的货币一夜之间他就成了百万富翁了,可是这点钱也没见得管多大用,好不容易缝缝补补的捱到了过年。其实这也难怪,胡瑞上任后给开出了最丰厚的军饷待遇:所有没有参与动乱的新军官兵每人发放5块钱的慰问金,新招收的士兵入伍后每个月饷银6块钱,不扣伙食费每天保证一个鸡蛋、每天可以吃到大米白面和鱼肉,发四季军装各两套,此外还有布鞋、胶鞋各2双。这样的待遇放在全国的新军当中首屈一指,待遇好长官也好从不虐待打骂士兵,饷银也不克扣,这样的好差事上哪找去。别的地方都是走投无路的来当兵,再不然就是抓壮丁,唯独安徽新军是人人抢着来当兵,一时间征兵处是人满为患。乱世能有口饭吃饿不死就已经是万幸了,这样的好差事换谁都会眼红啊。“诶~”胡瑞长叹一声揉了揉酸胀的脑袋无力的躺在了椅子上。

  1908年的最后几天里胡瑞在脑子里反反复复的勾勒规划明年的日程表,朝廷增编的巡防营指标下来了,混成协残部经过整训和淘汰已经初步具备战斗力,明年扩编的事情再也拖不得了。家里那个便宜老爹给汇了20万两白银说是今年分下来的红利,留给儿子以备万一。珊叔已经去四处打点了,如果不出意外这笔钱可以把马鞍上那块地给买下来,明年钢铁厂也必须上马了。“烦啊!!!!”把自己锁在房间里的胡童鞋仰天长啸,都是该死的孔方兄闹得!“看来不管是那个时代都是一文钱难死英雄汉啊,杨志卖刀、秦琼买马。。。。呸呸呸,扯远了。”某人在心底嘀咕中。被孔方兄逼得走投无路的胡瑞童鞋,为了美好的未来恶向胆边生把赚钱的心思放在了远在欧洲的汉斯喵身上,当然这会的汉斯还是一只小老虎。他的拉杆旅行箱里有一大叠杂志都是放假前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的,没记错的话里面有包括兵器、舰船知识、现代舰船、坦克等一大批畅销期刊,搜刮一下看看有没有一战到二战前优秀的武器装备,再不济箱子里那几盒子消炎药和笔记本的三孔插座也能卖个专利权。想到这里胡瑞翻身从穿上爬起来,把自己的拉杆行李箱从床底下的暗层里小心翼翼的拖出来,翻出杂志,对着笔记本上在博物馆里拍的照片胡瑞一点一点的搜罗着。1906年英国海军无畏舰的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