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情绪与创造性
  有一个学生,在大学学习时聪颖、机灵、一点就通,老师给他解答问题是最轻松的,经常得到各科任课老师的表扬,考试成绩也好。然而,走进社会后,碰壁最多的也是他。这些年来,他已换了好几个公司,至今没有一个满意的。似乎他遇到的总是有眼无珠的上司,嫉贤妒能的同事,每一个环境都不能善待他,于是他只好跳槽。据了解他的人说,他这个人“界面”不好。“界面”本是个电脑术语,现在有些人把它用于形容生活中的为人处世,意思就是上下左右的关系不好。知情人说这位学生有一个毛病就是得理不让人,公司在经营中,有些决策并不一定都对,在别人还不大清楚的时候,他能看出一些端倪,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于是,他扬着胜利的旗帜四处招摇,不给已经很难过的当事人脸面,甚至包括上司在内,这让那些已经面临挫折的人再一次受到伤害,这一点让同事们不能接受,与他共事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时间一长,几乎所有的人都不愿意与他在一个部门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只好炒他的鱿鱼,以换得天下太平。

  这个年轻人在向别人诉说他的怀才不遇的时候,很感慨地说他这样的人适合生活在美国,说那儿才是一个用能人的地方,而不会对这个人的性格、习惯有过分的苛求。可见他是知道自己的性格弱点的,但他没有想到如何去调整自己,有效地改进自己,以便更能适应环境,毕竟好多环境是我们不能改变的。他把眼睛盯着美国,认为那里一定适合他,但他又肯定去不了美国,于是就老是处在失意和落寞当中,很孤独也很痛苦。所以,职场新人要尽快适应变化了的新环境,尽快缩短与这个纷繁复杂社会的磨合过程,主动地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关系,逐渐训练和提高自己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和技巧,好好地去扩展你的人脉网络,使自己融入到新的集体、

  通过沟通和理解获得合作

  良好的合作关系来源于良好的沟通。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理解他人与寻求被人理解。每一位获得成功的人都具备这样一种很好的习惯,他们善于理解他人,并乐于与人合作。

  做一个有洞察力的倾听者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听别人讲话时总是联系自己的经历,因此我们往往以四种方式中的一种做出反应。

  评估——我们同意还是不同意;

  探究——我们按照自己的看法提出问题;

  劝告——我们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建议;

  解释——我们试图根据自己的动机和行为来猜度别人、解释他们的动机和行为。

  我们做出这些反应是自然而然的,在我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

  一个有洞察力的倾听者能很快看到内在的问题,并且能够表现出使对方毫无顾忌地敞开思想的这样一种认可和理解,使他们一层层地开放,直到真正发现问题柔软的内核。终有一天,你会发现,通过倾听解决问题所投入的时间要比你贸然行动所投入的精力划算的多。

  主动寻求被人理解

  首先寻求理解,然后寻求被人理解。寻求理解需要有体谅之心;寻求被人理解需要有勇气。

  不管怎样,你总是可以先去寻求理解,这个主动权在你自己手里,这样做,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于你的影响圈内,才能真正地深刻地理解另一个人,才能获得你的努力所需要的准确情况,能够很快触及问题的要害,建起感情存款账户,并且给人以他们所需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进行合作。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当你这样做时,注意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