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小赚一笔
br />
  “妈妈,你去月月姐学校,给他们做包子吗~”柒柒挂在李妈妈身上,无耻的发嗲撒娇。

  “怎么了?这孩子?这是干啥啊?”李妈妈蒙了。

  李伶月这个实诚的孩子,还没弄懂怎么回事呢就赶紧把刚才的事说了一遍“这样……那样……因为……所以……”

  晚上李广武下地回来后,张兰花就把今天发生的事当个笑话讲给丈夫听。

  李广武听后,寻思寻思(东北话,琢磨的意思),拉着张兰花坐在炕上探讨了一下。

  “我觉得这事儿……可行。”李父还是挺有发展眼光的。

  “行什么行?咱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什么时候出过个体户,难道你想挖社会主义墙角?”张兰花一听不做农民要改做个体户就不乐意。

  “什么挖墙脚啊,我们是为祖国四个现代化做贡献,是给国家减负,你懂啥?”李父的观念还真是前卫,思想走在了大多数人前面。

  “那地呢?不种了?”

  “种!怎么不种!我继续种地,你自己做包子,忙不过来时我再帮忙,我们永远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李父这人还是挺有想法的。

  “中,那我明天好好琢磨琢磨,尽量在学校开学前弄妥当了。”说完收拾收拾准备睡下了。

  李父下地累了一天也乏了,但躺在炕上并没有像以前一样马上就睡着了,而是把卖包子后可能遇到的情况琢磨了一番。

  1982年9月1日李家村附近的海兴小学

  早上五点钟天还没有全亮李家四口就到校门前摆摊了。

  今天学生返校发新书,不正式上课,所以今天带孩子来报道的家长也会很多,“兰花家包子”能不能火,能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就看今天的了。

  为了今天这个重要的日子,全家忙碌了好几天。李爸爸弄粮票买油、搬面、搭炉子,所有重活累活都他来。李妈妈负责和面、剁馅儿、调味和包。柏灵和柒柒太小帮不上什么忙,但倒茶捶背还是可以的。其实李爸李妈即使再累,只要看到他们那两张可爱的小脸,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张兰花的包子和大多数人的做法不一样,包子是发面制作,面皮口感弹性好。特别是外形美观,折纹多,收口有鲫鱼嘴,荸荠鼓、香炉脚等手法,皮薄馅大。

  刚弄妥当不一会,就开始陆续上人了。有的是觉得新鲜,过来尝个鲜;有的是早上没吃饭过来给孩子买两个;有的是认识张兰花她们一家,知道她家的包子好吃,过来凑个趣。

  ……

  张兰花装包子递包子,李广武收钱找钱,忙的不亦乐乎。

  刚忙过“早餐点儿”这一拨,还没怎么休息够,就又迎来了低年级先放学的一拨,其中有些是早上吃过后觉得好吃没吃够又来的,大扫除结束后过来的是今天的最后一拨。

  等到没客人了,包子也没剩多少个了,一看时间都中午了。赶紧把剩下的包子给俩孩子先垫吧垫吧,再让李广武吃几个,他一会收拾完这里还要继续下地干活,不吃饱不行。而她自己一个也没有吃,她如果再吃就不够了。

  ……

  晚上全家坐在一起,分享这一刻的快乐。

  “我们来算算啊,一个包子是一毛钱,今天一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