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集
��的组织部长下去也这样哩!”

  朝旭:“为啥!”

  林杰又回头笑笑。

  朝旭:“哦!我明白了!”于是,他随口吟了两首诗:

  君王昨夜降金龙,化做嫦娥下九重。

  料是世间留不住,翻身跃入水晶宫。

  数尺丝纶入水中,金钩抛去荡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朝旭问朱江:“这两首诗是啥意愿呀?”

  朱江摇头:“蛤蟆跳到井里―不懂!”

  朝又问坐在前面的林杰。

  林杰“吭哧!”一声笑道:“这是解缙拍朱元璋马屁的诗。”

  朝旭对朱江笑道:“你们朱家都喜欢听奉承话吗?”

  朱江不服气地:“奉承话不管是朱家马家都喜欢听。”

  前面开车和马师父:“我可没听说马家也喜欢听奉承话呀!”

  朝旭笑了:“呵呵,马师父有意见了。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喜欢听奉承话的皇帝,除了马家,马皇后,对他说几句直话,宰相以下都只说恭维话。”

  马师父:“嘿嘿!就是嘛!马家是说直话的。”

  朝旭:“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别小看拍马屁,这也是我国一门传统古老,却又高深莫测的技艺,中国历史上就有不少马屁专家。唐代的李林甫,宋代的秦桧,明代的魏忠贤,清代的和绅等等,都有是马屁高手,明朝形成了一代马屁风。老少妇孺,随口拈来,一个和尚,因不知墙壁上歪诗何人所写,把那歪诗给擦了,若干年后,当朱元璋来庙中亮出他的皇帝牌子,追问诗为何被擦,那和尚随口就来了―

  御笔题诗不敢留,

  留来惟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

  尚有豪光射斗牛!

  你看!功夫不浅,恰到好处,马屁可谓拍得炉火纯青。”

  大家:“哈哈哈!”

  朝旭:“朱元璋听了当然感觉舒服、受用。殊不知大明江山,后来就是在这样一片奉承话中消失的。”

  朱江长:“现在有个一官半职,就听不见不同意见了,总要把架子摆足,如同挠痒痒一样,让人家拍拍舒服。我们厅里一个女副厅级干部,分管人事,办事只认钱礼不认人,她到下属单位,前呼后拥,叫人搀上搀下,看着真叫人恶心。”

  朝旭:“这种人十个十个**,热衷要人拍马屁、抬轿子就是图享受、贪虚名,贪图虚名享受者,势必在经济上也贪得无厌。很多警示片中的落马贪官,忏悔时尽管如何捶胸顿足,后悔得不得了,说什么不听同志的忠告啦!没听党的话啦!云云,他不明白,春风得意,又利令智昏的当时,他听得谁的话进?只叹江山移不动,挥毫描入画图中哪!”

  林杰:“市长是讲的一个贪官临调离时,求人作画,画家便写了一首诗讽刺他,前面两句是“来如猎犬去如风,收拾州衙大半空。”

  朝旭:“没错!你的记心好。“看了看路边那些岗哨,很不高兴地:“这么多人站在这里浪费,我朝某人就这么值钱?此风不刹,后患无穷。”

  林杰笑道:“您上次去西北虽说隆重,但他们安排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