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寺虽远,但是却是香火鼎盛,只因寺中有个空寂大师,佛法精湛,那是经常入宫为太后诵经念佛的人。据说当年还为明德帝挡了两次灾祸,是以般若寺几乎是国寺一般的存在。

  临近晌午,萧悠二人到了般若寺所在的山脚下,下了马车准备换乘寺中备好的软轿,一路悠悠晃晃的到了半山腰处特设的女眷休憩的小院子。

  这般若寺的规矩十分的奇怪,所有香客都只能到半山腰,剩下的山路,就算你是太后和皇上,也得全靠自己的双腿走完。

  母女二人用过斋饭,小潘氏便回房换了一身藕荷色并无什么花样的裙装,脑袋上只是宽松的盘了一个发髻,并无什么多余的装饰。素着一张脸对着萧悠道:“我这边上山去寻空寂大师去了,你可要去?”

  萧悠点了点头,依着潘氏的样子也换了一件素色的衣服,带着半梅和半菊一同上了山。

  般若寺内的山路不算陡峭,但是对于往日里都是在内院不大出门的女子来说,走起来还是颇为吃力的。萧悠还好,只是一路上叽叽喳喳的话说多了有些微喘;小潘氏可是遭了罪,额头上一层细密的汗珠,看起来有些上气不接下气了。

  “母亲,咱们歇一会子吧。”萧悠说着便将小潘氏掺到了路边的石墩子上坐了下,自半菊挎着的竹篮里拿出了水袋,看着小潘氏喝了下。

  小潘氏喝了几口水,长呼了一口气:“到底是老了,前几年还未曾觉得这么吃力。”说着还有些担忧:“也不知再过几年,能不能爬到顶端了。”

  萧悠将水袋放回竹篮,闻言笑道:“我看您是想太多了,就算您过几年爬不动了,那会子大哥二哥总会回来的,让他们背着您不就成了?”

  听闻萧悠提起在外放任的两个儿子,小潘氏念了一声佛:“还盼着佛祖保佑你两个哥哥一切平安,早日回京。”

  萧悠见自己一句无心的话倒是勾起了母亲的思子之情,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拽着小潘氏的手用脑袋蹭了蹭:“两个哥哥不是每月都有家书呢?且祖父说了,他们年前总会回京一次的。”左相家里出了两个兵蛋子,在文人眼里看来就是个笑话,可是萧悠的祖父却是不甚在意,甚至当年送两个孙子去边关还是老爷子提出来的。

  小潘氏点了点头,二人又歇了一会便一鼓作气的爬上了山顶。平平的山顶有些云雾缭绕的感觉,正对着的是一座两层高的佛堂,佛堂后面又细细分了几个小的本命佛堂、月老阁之类的。

  小潘氏停在佛堂前,道:“我要进去添香油,还有去寻空寂大师,你要不要去一起听听大师讲佛?”她知道自己女儿看似文静,但是内里却是个颇为跳脱的性子,打萧悠刚会走路她便常常带着来这里,没有一次能安心的坐在那里听一遍完整的佛经。

  果不其然,萧悠摇了摇头:“女儿自己去转转,大师讲经要好久,女儿怕是坐不住。”上辈子是对神佛之事不屑一顾,这辈子是对神佛有着莫名的敬畏和心虚,还是少见为妙。

  目送着小潘氏进了佛堂,萧悠便晃悠着往后院去了,路过一个观音庙,萧悠便定住脚步,在门外愣愣的看着室内那高达三米多的菩萨金身。

  鬼使神差的进了去,跪在那大大的蒲团上,双手合十,闭上了双眼:只愿这一世,家人安康喜乐,我亦足矣……

  跪了好一阵子,萧悠觉得双腿微麻,这才手脚并用的爬了起身,准备去门外寻半梅和半菊,却见除了两个丫头,还有一个小沙弥。

  “阿弥陀佛。”小沙弥看起来八|九岁,虎头虎脑的很可爱。萧悠见状也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