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章 李神通(三)
�之后,河内如同散沙。

  盗匪四起,流寇肆虐。李言庆兵分两路推进,连番恶战,只打得河内盗匪,闻风丧胆。汲郡太守魏德深此时身患重病,得知李言庆跨河而击,顿时喜出望外。他在病榻上下达命令,命汲郡都尉徐世绩出兵与李言庆汇合。徐世绩得到命令后,立刻使裴行俨率部西进,逼近临清关。

  ……

  荥阳,郑府,著经堂。

  郑仁基面色铁青,几乎是一路小跑,跨步来到后院一所宅院。

  “爹,这么晚,您怎么来了?”

  小跨院里,郑宏毅正陪着几个人说话,见郑仁基出现,他连忙起身,迎了上去。在他身后,几名男子也纷纷站起。灯光下,当中一人,看年纪大约在五旬上下,头发灰白,但精神矍铄。

  身高大约有七尺七寸,也就是178公分左右。

  体格略显单薄,一袭青衫,流露出卓尔不群的风姿。颌下黑须,相貌清秀,带着一股子书卷气。

  在他左边,却是两个魁梧中年男子,正是郑元寿和郑元琮兄弟。

  而在这男子右边,则站立一个青年,大约二十七八的年纪,相貌堂堂,颇有几分稳重之气。

  郑仁基顾不得与郑元寿几人寒暄,一把攫住郑宏毅的手臂。

  “宏毅,我问你……你回荥阳,可拜访过李郎君?”

  郑宏毅一怔,挠挠头,有些尴尬道:“爹,您知道我现在的身份,言庆哥哥如今还为隋室效力,我若冒然出现,岂非自投罗网?”

  “那就是没有和李郎君说过?”

  “哦,没有!”

  “贤弟,你这是怎么了?我们本就是秘密前来,怎可能与李家小儿照面?”

  郑元寿对言庆,始终存着几分怨念。

  他虽然很赏识言庆,可他的亲生儿子,当年就是因为李言庆不去洛阳,逼得郑元寿亲手斩杀。

  哪怕郑元寿也清楚,那是郑醒咎由自取,可这心里,终究对言庆有些许不快。

  郑仁基看看众人,而后苦涩一笑。

  “元寿哥,如今荥阳,已非当年荥阳。

  郑氏虽则依旧尊崇,却是因为李郎君一手捧起……说句不好听的话,这荥阳县里,到处都是李郎君的耳目。我原以为你们已通知过李郎君知晓,所以没有过问。可是现在……李郎君已经觉察到你们到来。”

  郑元寿一怔,“他觉察到又能如何?”

  “元寿哥,刚才长孙郎君将我招去府衙。

  哦,那长孙郎君就是当年长孙大将军的小公子,如今官拜荥阳司马,平曰就驻守在牛渚口。

  以前他见我,总是很客气。但今天……他告诉我,自九月十曰开始,荥阳郡将重修税法,并整顿户籍。以后,李郎君将不会以人口计税,而已土地丈量。其中深意,大兄可明白吗?”

  “废人头税,改田赋?”

  郑元琮惊叫一声,旋即怒道:“李言庆未免太骄横了吧……他这哪里是重修税法,分明是拿我等开刀。咱郑家在荥阳县土地最多,岂非税赋最重?仁基大哥,此事万不可点头,否则我郑家当难以维计。”

  一直没有开口的男子,在一旁眉头一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