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散心邂逅
��会连同自己的前程仕途一起失去。如果自己不踏入官场,就当一个农技人员,有个工作,混个铁饭碗,稳稳当当一辈子,不要说一个焦娜,就是十个都不稀罕,不要说你焦振浩是市委副书记,就是省委书记,我都不在乎。

  现在,自己这个副乡长,只能往上爬,不能往下走。要是被免了,别说在同事中,在亲戚朋友圈不好混,就是在这个小小的王家村都不好混。那时,必有不少人使冷眼,拍手叫好,戳脊梁骨。假使不免,三年五年后,要还是当这个副乡长,那情形,也会跟现在被免一样。就像田开升,一辈子的副科病,那也不好受。真是难啊,踏入官场,就像上了贼船一样。一想到这些,就想起万不可失去焦娜,伤心,忧虑,恐惧,全涌上心头。人,接受拥有,很快就会适应,要接受失去,心如刀割。

  他思绪万千,沿着果园的山路一直走,一直走,沿路是一米多高的玉米,刚出苗的花生,这些庄家,在烈日下,失去了生机勃勃的气象。今年太干旱了,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下雨,再这样下去,今年的粮食生产将受到影响。看到眼前的庄家,他又想起,自己就是这个乡农业生产的分管领导,自己不能光想着自己,也应该履行自己的职责。

  对,既然下来了,就当做是来调研农业生产,一来回了家,散了心,还顺便了解了农业生产。这样想着,他就拐了个弯,直接走向农业示范基地。这个农业示范基地,当初的方案还是自己写的呢,自己也出了不少力,父亲还让出了几亩地。想到自己就是这个示范基地的分管领导,心情又好了些,自从示范基地建设开始,自己还是第一次来。以前回家,想来看,觉得名不正言不顺,现在自己有这样的身份,过来就不是参观,不是玩乐,而是指导工作了。

  示范基地已经建起了两排石棉瓦房,在石棉瓦房中间,有个大水池,在阳光下波光粼粼。杨冠江刚到围栏边上,就看见一个很显眼的身影在劳作,看那身材,背影,轮廓,就知道是个美女,他心底突然敞亮起来,也有些奇怪,这农技站什么时候来个美女,这唐宝地,真封得住嘴。

  “杨副乡长,你咱来了?”突然一个声音传来,杨冠江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农技站肖副站长,他笑着迎了过来。

  “肖哥,我休息回家,顺便来看看,大家辛苦嘛。”

  “习惯了,咱农技人员,本来就是拿工资的农民。”

  肖文把栅栏门打开,杨冠江跟着走了进去,肖文把杨冠江当做来视察的领导,每到一处都对示范项目作介绍。走完一圈,杨冠江对整个示范基地项目有了大致的了解,基本就按他原来做的那个方案来实施。

  既然人家把自己当领导,杨冠江也只好就范,就当一回领导吧,于是,也谈了些想法。

  “这猪的品种,还是要改良,本地品种,出栏周期太长,出肉率不高。这鸡,我建议不要圈养,应该放着养,不光在基地养,还应该让他们到荒山上活动,增加运动量。这水池里养鱼,也不能老是养本地品种,应该引进一些珍贵品种,总之要记住一个理念:所谓的示范,其实就是试验,既然是试验,就应该尝试新的东西……”

  杨冠江也是这么一说,肖文还当真的拿笔记本记着,其实,这些话,要说起来容易,要做那很难。肖文之所以这样恭恭敬敬,煞有介事,主要是在心底有自己的一个算盘,自己干副站长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现在唐宝地面临退居二线,只希望能稳稳当当的接替唐宝地的位置。杨冠江是分管领导,只要他说句话,就更有保证。

  两人正谈着,其他人也从地里出来,肖文介绍说:他们在给玉米人工授粉,这是今年试验的一个玉米新品种,如果成功,理论上上可以亩增产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