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集 血光之灾 第七章 四大金刚聚一堂(下)
�丧事期间自始至终都不跪,倒不是尊重妇女,而是按传统的说法,女人没资格跪接到死讯的亲朋陆续来到,每来一个,有专人报告,尸体旁边的妇女们就要大哭起来,灵棚里的男人们同时也要伏下哭一阵。

  对其它的亲戚来说,这实际上只是个仪式,并不坚持每次都掉泪,但是陆氏兄妹却是每次都是发自内心的哀声,到第三天的时候,陆仙芸已经哭不出眼泪了,她的眼里的泪水早已流尽。

  来拜祭的亲朋通常也会到尸体上伏著哭一阵,妇女们也陪著一阵,直到一个领头的把他们拉起来为止。

  这些人有的还要揭起陆母脸上的纸,最后看看面容,和旁人说几句有关死者去世情况的闲话,当然这主要是指陆母娘家那边的亲戚,灵棚里的男人们会互相拉拉劝劝以停止哭声。

  来的人一个接一个,这样的哭声就阵阵响起,忙碌不停。

  午饭的时候也要送茶水,这时候队伍扩大了许多,能来的差不多都参加了,陆家尚算是人丁兴旺,才不过两、三天的工夫就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大军。

  来宾们自然也要吃饭,这时吃饭也有讲究,死人不是高兴事,因此是便饭,不兴荤食。

  农村现在还保留著土葬的风俗,所以丧事的第三天就是出殡的时间。

  出殡那天却恰好是阴天,天山没有太阳,据一些老人说,这是下葬的最好时候,因为死者是女性,应合了葬的说法。

  农村出殡都是用乐器的,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唢呐声在悲哀的气氛中肆意的回荡著,一时之间,吊丧人的哭声、乐器的悲调、阳光的压抑交织成了一副凄凉的景象。

  这样的情形一直坚持到正午,尽管没有太阳证明时间,但在执事者的指挥下还是在十二点时,准确无误的出丧了。

  执事者老族长一声高喝:“信女上天啦!”

  丧葬队伍便有条不紊的开始出门。

  大队伍三步一停,五步一哭的,绕著大路,转过了近半个村子的行程,开始向村东一块早已经准备好的墓地出发。

  最前面的是拿著花圈、拿著纸紮的金山银山的人,接著是乐器吹手,再接著是跪棚的亲戚与孝子,像陆仙芸一样服孝的女人都走在队伍的最后面。

  在哭的死去活来的孝子之后,便是十六个身强体壮的抬丧者和醒目的黑漆大棺木了。在棺木的后头,陆家的至亲女眷更是哭得厉害。

  终于到了墓地,在陆母要下葬的那一刻,陆仙芸真的哀恸到了极点,她甚至趴在棺木上,一点也不想起来。

  一直到了下午二点多,整个丧事总算收尾,不过按照他们家乡的风俗远不止这么简单。

  一个人去世后,第二天守灵、第三天出殡、一周时要过“一期”、第二周时过“二期”,一个月时要过“四期”,一百天时要过“百日”,一周年时要过“忌日”……

  陆仙芸父亲的病情虽然在妻子下葬后逐渐有了好转,可是看在做女儿的眼里,父亲已经明显的要衰老了许多。

  虽然陆仙芸想彻底尽孝,可是因为情况不许可,她仅仅坚持过了一期,就返回了武安市。

  再次回到武安市人民医院,很多情况已经不是她所能想象到的,比如关于杨毅的事情。因为陆仙芸回家办理亡母的丧事,所以她没能看到杨毅做手术的情况,而且当她再度出现在杨毅的病房时,那个潜意识中的“情敌”刘倩果然正守在他的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