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节
��作数的,爷您放心好了,你跟她表表心意,再加几句甜言蜜语,没什么不成的。”小五滔滔不绝地出主意,心想真是妙极。
……甜言蜜语,萧可铮打了个怵,他从来都没那个花花肠子,看来要让焉容消气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说难也不难,原以为没有希望挽回了,现在看来还是有门道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拉不下脸来,但为了心上人丢点颜面又算什么。
萧可铮再看那玉雕,又觉得顺眼了不少,再细细打磨抛光,定然又是一件拿得出手的美物。当年,焉容可是出口夸赞过他的雕工的呢!
那还是三年前的时候,他去知自庵给慧音大师赠玉佛,料子是块高不过一尺的黄翡,飘着淡淡的姜黄色棉絮,却给佛像增添了几分庄严尊贵的气息。那尊佛腹部高高鼓起,圆润光滑,佛身上的袈裟线条流畅,毫无生硬之感。佛面正处在纯净通透的玉块之上,将整座玉雕的光芒都集在正脸,显得那佛面灵光,神韵倍增。
若单单说这些,只能表明雕工精巧,却没有什么出之处,善女人进知自庵礼佛,只看那玉佛好看,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萧可铮不免有些失望,随慧音大师坐在帘后用茶。
那是个春日的午后,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红火火的一片,花开荼蘼。细雨迷蒙,天地间似飘散着淡淡的水雾,空明澄静宛如天地被洗过一番。
有少女如落玉般清脆的声音响起:“娘亲,你些进来,可别淋了雨染上寒气。”
“都是你淘气,用过斋饭之后不肯歇息,硬要拖着我出来踏青。”妇人的话里带着几分责怪,却依旧温柔祥和得叫人心里温暖。
“许久不曾出门难免心生愉悦,爹他最守规矩,从来不肯叫我抛头露面,就是家里头的男性下人我都认不全,若不拖着您出来,难不成要我一个人……”
“好了好了,娘知道近两年拘束了你,你也年纪不小了,是时候学好规矩收敛性子,等你出嫁,叫你夫君陪着你游玩也未尝不可。”妇人一边打量着女儿那出落不俗的样貌,一边叹息着她的婚事,她爹最看好那新了会元的马知,可他的家境……
没办法,马知是他的得意门生,得意到连女儿都想嫁给他的地步,男人看问题多看男方的品性和前途,却极少考虑对方家境和家庭成员的详情。林清誉做了决定的事,她一介妇人很难改变,待过明年女儿便要出嫁,姚氏叹息之余,只好选择到佛祖面前为女儿祈福,祈求如来保佑女儿在夫家过得开心如意。
姚氏拉着焉容的手将她引到佛像前头,双双跪在蒲团之上合掌叩拜。之后,姚氏便要禅定一会,与如来“心意相通”,请求愿望得以实现。
焉容心性还不如现在那般沉静,十五六岁正是机灵好动的年纪,见母亲拜佛自己又不能扰她清净,便四处观望,悄悄摸索到了佛像前头,前前后后地观摩那尊玉佛。
可巧的是,叫她发现了蹊跷,那佛像在莲花座上的投影竟是一头象,且口恰有六牙。焉容忍不住心喜悦,冲着母亲兴奋道:“娘,你过来瞧瞧!”
“你这孩子,怎么能凑到佛像前头,是要触怒佛祖的。”姚氏不禁责怪她。
焉容用手指着那投影,朗朗道:“佛经上说,佛或骑六牙白象,或骑千叶莲花,如今这千叶莲台为美玉雕砌,又有六牙白象的影子落在莲台上,动静相合,来去自由,构思不可谓不巧妙。这当真算得上是神工巧的手艺了,那位雕刻的师傅想必年事已高,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精湛的技艺,真叫女儿大开眼界了。”
此时萧可铮正在帘后喝茶,听她夸赞自己手艺高超,难免心生得意,
……甜言蜜语,萧可铮打了个怵,他从来都没那个花花肠子,看来要让焉容消气真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说难也不难,原以为没有希望挽回了,现在看来还是有门道的。他一直觉得自己拉不下脸来,但为了心上人丢点颜面又算什么。
萧可铮再看那玉雕,又觉得顺眼了不少,再细细打磨抛光,定然又是一件拿得出手的美物。当年,焉容可是出口夸赞过他的雕工的呢!
那还是三年前的时候,他去知自庵给慧音大师赠玉佛,料子是块高不过一尺的黄翡,飘着淡淡的姜黄色棉絮,却给佛像增添了几分庄严尊贵的气息。那尊佛腹部高高鼓起,圆润光滑,佛身上的袈裟线条流畅,毫无生硬之感。佛面正处在纯净通透的玉块之上,将整座玉雕的光芒都集在正脸,显得那佛面灵光,神韵倍增。
若单单说这些,只能表明雕工精巧,却没有什么出之处,善女人进知自庵礼佛,只看那玉佛好看,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萧可铮不免有些失望,随慧音大师坐在帘后用茶。
那是个春日的午后,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红火火的一片,花开荼蘼。细雨迷蒙,天地间似飘散着淡淡的水雾,空明澄静宛如天地被洗过一番。
有少女如落玉般清脆的声音响起:“娘亲,你些进来,可别淋了雨染上寒气。”
“都是你淘气,用过斋饭之后不肯歇息,硬要拖着我出来踏青。”妇人的话里带着几分责怪,却依旧温柔祥和得叫人心里温暖。
“许久不曾出门难免心生愉悦,爹他最守规矩,从来不肯叫我抛头露面,就是家里头的男性下人我都认不全,若不拖着您出来,难不成要我一个人……”
“好了好了,娘知道近两年拘束了你,你也年纪不小了,是时候学好规矩收敛性子,等你出嫁,叫你夫君陪着你游玩也未尝不可。”妇人一边打量着女儿那出落不俗的样貌,一边叹息着她的婚事,她爹最看好那新了会元的马知,可他的家境……
没办法,马知是他的得意门生,得意到连女儿都想嫁给他的地步,男人看问题多看男方的品性和前途,却极少考虑对方家境和家庭成员的详情。林清誉做了决定的事,她一介妇人很难改变,待过明年女儿便要出嫁,姚氏叹息之余,只好选择到佛祖面前为女儿祈福,祈求如来保佑女儿在夫家过得开心如意。
姚氏拉着焉容的手将她引到佛像前头,双双跪在蒲团之上合掌叩拜。之后,姚氏便要禅定一会,与如来“心意相通”,请求愿望得以实现。
焉容心性还不如现在那般沉静,十五六岁正是机灵好动的年纪,见母亲拜佛自己又不能扰她清净,便四处观望,悄悄摸索到了佛像前头,前前后后地观摩那尊玉佛。
可巧的是,叫她发现了蹊跷,那佛像在莲花座上的投影竟是一头象,且口恰有六牙。焉容忍不住心喜悦,冲着母亲兴奋道:“娘,你过来瞧瞧!”
“你这孩子,怎么能凑到佛像前头,是要触怒佛祖的。”姚氏不禁责怪她。
焉容用手指着那投影,朗朗道:“佛经上说,佛或骑六牙白象,或骑千叶莲花,如今这千叶莲台为美玉雕砌,又有六牙白象的影子落在莲台上,动静相合,来去自由,构思不可谓不巧妙。这当真算得上是神工巧的手艺了,那位雕刻的师傅想必年事已高,否则怎么会有如此精湛的技艺,真叫女儿大开眼界了。”
此时萧可铮正在帘后喝茶,听她夸赞自己手艺高超,难免心生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