挣7亿和第二春[重生] 第40节
  于是继续寻觅。

  距离新店几百米的丁字形街口有一间做牛肉面的商铺,也贴出“转租”的招牌,她过去一瞧,里外两间,不到60平,算算差不多了。

  “您看这家。”她拉着芬姨,“炉灶和上下水是现成的,这面墙放案板,那个角放冰箱和,门口这块收银台。”

  芬姨乐了,“那感情好,里里外外宽敞。”

  这间店铺还有一个优点,窗户大而宽敞,站在外面就能看清里面厨师的操作。

  她找到老板,聊几句,原来老板本来签了3年合同,11年底才到期,现在家里拆迁,想提前走人。

  “一年租金4万,转让费2万?”杜莹莹想了想,“不便宜。您这两年生意怎么样?”

  有客人进来,要两碗面条。

  老板熟练地从案板抓起两小团面抖进汤锅,盖上锅盖,拎过两只海碗。等水沸腾了,用两根长长的筷子在锅里搅一搅,把面条挑进碗里,撒香菜葱末白萝卜,打开另一只锅,一勺下去,四块拇指大的牛肉连带一勺褐色汤汁浇在面上,随后又一勺,香气洋溢整间店铺。

  等把面端过去,老板才说:“除了过年,都在店里了。养得活。”

  杜莹莹在这里待了一个小时,数了数人头,心里才有底。

  回到店里,她找个空位,拉着芬姨画布局图,又列着采购清单:“模子,有了;蒸锅,您专业,买几个?灶台用煤气还是电的?案板厨具,多买些备着,买好的;材料什么的,您列的全一点,我想想....明年1月月中吧,就可以备货了。”

  芬姨一一应了,坚持不让她送,坐车直奔赵师傅家。

  赵师傅开了门,见芬姨忧心忡忡地,“周素芬,又怎么了?你外甥女那店开不下去了?”

  芬姨唉声叹气的,提着楼下买的葡萄放到客厅,进了卧室,“老王,今天怎么样?”

  赵师傅老伴比丈夫大三岁,早早中了风,半边身子动不了,独生儿子病故,留下一个上学的孙女。赵师傅一边照顾她和孙女,一边打零工,日子非常艰苦。

  “老样子。”赵师傅老伴拍拍床铺,喊丈夫倒水,“你今天没上班去?”

  说的是芬姨打工的地方。

  芬姨提不起精神,把上午的事情说了,“我看莹莹意思,周一就签合同交钱了。”

  赵师傅眼睛一亮,“那是好事啊,你愁什么?”

  “我是怕,怕斗鱼糕卖不出去,莹莹一灰心,不做了。”芬姨直拍巴掌,“这两年,我是看着她撑过来的,店里家里团团转,一门心思放在糕上。昨天我看电视台预告,就那个甄嬛传,就那么么演一下,就能卖出去了?”

  赵师傅觉得她杞人忧天,“你这人,干着灶上的活儿,操着当老板的心。你外甥女能花20万打广告,就打着挣回来的算盘,难不成吃饱了撑得的没事干?把钱往水里扔?”

  赵师傅老婆用能动的左胳膊扒拉他,“你瞧瞧你,张口就得罪人,也不怕素芬笑话。”

  芬姨早习惯了,把口袋里的图纸递过去,“买锅买灶了,老赵,你拿个主意。”

  赵师傅哼了一声,不肯接,“怎么,干活想起我来了?管接管送吗?”

  芬姨呸一声,“老赵,你最风光的时候厂里也没给你配个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