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正宫(微h)
��就有严格标准:谷雨前后采摘,必须避开阴天、雨天,甚至雨后都不能立刻开采,要等放晴一两天后才行。

  茶芽的采撷、焙炒,必须在晴朗的白天完成。采下的嫩叶放在竹篾编的茶箪里,要保证密不透风。采摘之后得尽快炒制,否则会影响茶味。

  对于采茶制茶者,限制则更多,身体多汗、有狐臭口臭者,感冒流涕、处于经期的女性,都不得入园。甚至所有的采摘、制茶人员,要提前叁天禁饮酒、禁喷香水,以防杂乱气体破坏茶的本香。

  而炒制松萝的“铫”,则是桃夭亲自对接厂家批量定制的,依照古法规格,通体都用纯银打造。

  几百年前,正是这一系列严苛的要求,奠定了松萝“明代第一茶”的地位。现代茶商多以节约成本为主,细节上难免疏忽,松萝茶的没落,与此不无关系。

  中午吃了几口饭,桃夭有些坐不住,换了鞋非要去就近茶园转转。

  不用再下地干活,她的衣着便也艳丽起来,褚江宁搜罗的那一柜子精缝细绣的锦衣华服,足够每天一换。

  外面山泼黛水挼蓝,风暖烟淡天气醺酣。桃夭挽着褚江宁的手,步态轻盈地走在路上,簪环相碰,发出阵阵悦耳之鸣。一阵春风拂过,吹起仙袂飘飘举,恰似霓裳羽衣舞。

  各村的人都认识他俩,过路的人不禁看傻了眼,呵呵笑着称赞:“厂长,你跟技术员真是郎才女貌啊!”

  褚江宁一听这称呼就头大,先前修路时,好多人问他身份。他随口编了个要在镇上办厂,朴实的乡亲们就此信以为真,有的连他姓什么都不知道,但见面必喊厂长。

  路过水库时,一群孩子在堤边嬉戏。今天是周六,刚好他们父母被叫去茶园了,几个小学生趁着家里没人出来疯闹。

  “看,仙女阿姨来了!”有两个孩子停下看她,稚嫩的脸庞上漾满笑意。桃夭正想着上前劝导几句,让他们不要再水边玩耍,哪知“扑通”一声,最后面的一个孩子没留神,已然失足落水。

  那一瞬间,褚江宁几乎本能反应般松开桃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去岸边,跳水施救。

  呼叫声、哭喊声、求救声,登时在桃夭耳际炸开。孩子们有的去叫大人,有的被吓傻了,还有两个拉着她的手,看她盯着两团泛白的水浪急得跺脚。

  这水库本来就深不见底,再加上春季雨量丰沛,那孩子掉下去挣扎两下就不见了。褚江宁潜入水中,刚开始还露个头,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划过,她已经找不到他的动向了……

  “褚江宁,褚江宁……”水面浪花涌动,可是无人回应。

  附近村民闻讯,立即拿了麻绳、扛着长竹竿赶到,有人火速将绳子绑在腰上,下水搜救。

  这一刻的桃夭,痛恨时间过得太快,又太慢。仿佛距离褚江宁跳下去,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可是她仍然看不到对方的影子。

  耳边蓦地阵阵轰鸣,相识以来他们的点点滴滴,都如过电影般在脑海回荡,桃夭身子难以控制地抖动起来,哭着朝水里喊:“老公,你在哪儿……”

  兴许是对方听到了她的嘶喊,对岸不远处,忽见水面激起一阵浪花,褚江宁和另两个人托着那孩子,潜游上岸。

  桃夭强压着自己几欲跳脱的心,发疯般跑上那条长桥,奔向对岸。什么仪态风度,她通通顾不得。

  岸边,褚江宁半蹲着,用膝盖顶着落水儿童腹部,将其肚中的水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