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82)
没有,不仅没有斥责,还多有褒奖。
杜陵春眼皮子都未抬,循循善诱:哦?都奖赏了些什么?
公孙琢玉下意识道:银子啊
他察觉不对劲,立刻闭了嘴,却见杜陵春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杜陵春问他:银子呢?
公孙琢玉老老实实从袖子里掏出来一锭金元宝递给他:在这儿。
杜陵春挑眉:还有呢?
公孙琢玉疯狂摇头:没了没了。
杜陵春信他就有鬼,直接拉开公孙琢玉的衣领,却反被对方红着脸捂住:司公,别在这儿,等回去再
杜陵春心想公孙琢玉满脑子都是些什么。他指尖灵活一探,就摸到公孙琢玉怀里还藏了好几锭金元宝,小巧一个,烙着御库的印,确实是皇上赏的。
怪不得刚才抱一起时硌得他后背疼。
杜陵春抛了抛手中的金元宝,似笑非笑道:公孙大人这是做什么,得了多少赏便老老实实说,难道我还会抢你的不成,自己私藏着,莫不是想做些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公孙琢玉心想才没有,摸了摸鼻尖心虚的道:司公若喜欢,就拿去。
他一点都不心疼,真的。
杜陵春直接将那些金元宝扔进了他怀里,没好气的斥道:瞧你那点出息。
公孙琢玉笑着将元宝揣回去,然后贴着杜陵春光洁细腻的脖颈亲了亲,笑嘻嘻低声道:再没出息,也是司公养出来的。
杜陵春偏头,气恼咬了他一下,公孙琢玉不仅不躲,反而还乖乖把脸凑了上来,让他随意发挥。
杜陵春抵着他的额头笑骂道:小混账,没皮没脸。
马车缓缓驶过街道,公孙琢玉忽听得外间一阵叫卖声,掀开帘子一看,却见是家米糕摊子,对杜陵春道:司公等等我。
他语罢直接让车夫停住,下了马车。杜陵春下意识看去,却见公孙琢玉正弯腰站在路边买米糕。
老人家,这米糕怎么卖的?
公孙琢玉中午还没吃饭,见米糕热腾腾的,味道甜香,不自觉摸了摸肚子。
买米糕的老大爷见他穿着红色官服,伸手比了个数:大人,两文钱一块。
公孙琢玉现在财大气粗,心想都是小钱,他摸了摸荷包,往笼屉旁边放了一块碎银子:来五块。
老大爷用围裙擦了擦手,将米糕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片刻后才笑呵呵的道:大人,您这钱太大了,小人找不开呀。
公孙琢玉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天全身上下揣的都是银子,正准备找驾车的吴越借几文钱,却听老大爷声音慈祥的道:大人拿去吃吧,小人不收您的钱。
公孙琢玉愣了一下:啊?为什么?
老大爷一边动作麻利的切米糕,一边道:谁不知道公孙大人您清正廉明,为了替一名弱女子讨回公道,甚至不惜得罪洪家。小人虽是布衣百姓,却也佩服大人这样的好官,几块米糕又算什么,只盼您能替百姓造福,莫让宵小作祟。
原来自打出了洪家的事之后,新任京兆尹的名声就在京城传开了。那日围观的百姓不在少数,再则公孙琢玉素有断案之名,所破奇案数不胜数,越传越神,越传越神,已然成了再世包拯类的人物。
杜陵春眼皮子都未抬,循循善诱:哦?都奖赏了些什么?
公孙琢玉下意识道:银子啊
他察觉不对劲,立刻闭了嘴,却见杜陵春正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
杜陵春问他:银子呢?
公孙琢玉老老实实从袖子里掏出来一锭金元宝递给他:在这儿。
杜陵春挑眉:还有呢?
公孙琢玉疯狂摇头:没了没了。
杜陵春信他就有鬼,直接拉开公孙琢玉的衣领,却反被对方红着脸捂住:司公,别在这儿,等回去再
杜陵春心想公孙琢玉满脑子都是些什么。他指尖灵活一探,就摸到公孙琢玉怀里还藏了好几锭金元宝,小巧一个,烙着御库的印,确实是皇上赏的。
怪不得刚才抱一起时硌得他后背疼。
杜陵春抛了抛手中的金元宝,似笑非笑道:公孙大人这是做什么,得了多少赏便老老实实说,难道我还会抢你的不成,自己私藏着,莫不是想做些什么见不得光的事?
公孙琢玉心想才没有,摸了摸鼻尖心虚的道:司公若喜欢,就拿去。
他一点都不心疼,真的。
杜陵春直接将那些金元宝扔进了他怀里,没好气的斥道:瞧你那点出息。
公孙琢玉笑着将元宝揣回去,然后贴着杜陵春光洁细腻的脖颈亲了亲,笑嘻嘻低声道:再没出息,也是司公养出来的。
杜陵春偏头,气恼咬了他一下,公孙琢玉不仅不躲,反而还乖乖把脸凑了上来,让他随意发挥。
杜陵春抵着他的额头笑骂道:小混账,没皮没脸。
马车缓缓驶过街道,公孙琢玉忽听得外间一阵叫卖声,掀开帘子一看,却见是家米糕摊子,对杜陵春道:司公等等我。
他语罢直接让车夫停住,下了马车。杜陵春下意识看去,却见公孙琢玉正弯腰站在路边买米糕。
老人家,这米糕怎么卖的?
公孙琢玉中午还没吃饭,见米糕热腾腾的,味道甜香,不自觉摸了摸肚子。
买米糕的老大爷见他穿着红色官服,伸手比了个数:大人,两文钱一块。
公孙琢玉现在财大气粗,心想都是小钱,他摸了摸荷包,往笼屉旁边放了一块碎银子:来五块。
老大爷用围裙擦了擦手,将米糕用油纸包好递了过去,片刻后才笑呵呵的道:大人,您这钱太大了,小人找不开呀。
公孙琢玉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自己今天全身上下揣的都是银子,正准备找驾车的吴越借几文钱,却听老大爷声音慈祥的道:大人拿去吃吧,小人不收您的钱。
公孙琢玉愣了一下:啊?为什么?
老大爷一边动作麻利的切米糕,一边道:谁不知道公孙大人您清正廉明,为了替一名弱女子讨回公道,甚至不惜得罪洪家。小人虽是布衣百姓,却也佩服大人这样的好官,几块米糕又算什么,只盼您能替百姓造福,莫让宵小作祟。
原来自打出了洪家的事之后,新任京兆尹的名声就在京城传开了。那日围观的百姓不在少数,再则公孙琢玉素有断案之名,所破奇案数不胜数,越传越神,越传越神,已然成了再世包拯类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