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7)
�的香,烟火缭绕,让周遭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莫炎武当初率兵在前方厮杀,后方粮草迟迟不至,大雪寒天,五万将士苦熬半月,体力不支,被敌军斩杀大半。后来才知,不过是有人贪了军费,欺上瞒下。然罪责却尽数归到了莫炎武一人的身上。

  莫静娴没有回答,公孙琢玉便知道她不后悔,偏偏自己没什么话可劝。

  这个朝代和后世不一样,没有警察主持正义,有的只是官官相护,贪腐成风,人命贱如草芥。寻常百姓若想申冤,连个能主持公道的清官都找不到。

  公孙琢玉又不免想起自己在江州的同僚了。当初知府设宴款待杜陵春,众人皆至,唯有宁县县令白松鹤未到,最后惹了杜陵春不虞,现在应该赋闲在家了。

  白松鹤的例子,是这个朝代大多数清官的境地,不愿同流合污,便为世俗所不容。包拯几百年来也才出那么一个。

  公孙琢玉是个很庸俗的人,他过不得苦日子,也没办法和那么多人对抗,俗话说的好,打不过就加入呗。可能良心上会有那么一点点痛,但起码小命保住了不是。

  一行人回到了司公府,公孙琢玉却没有立即进宫禀报,而是让人找个地方先将莫静娴关押起来,自己则坐在游廊栏杆上思考案情。

  当然,也可能不是在思考案情,而是在思考人生。

  公孙琢玉总感觉把叶无痕和莫静娴两个人交上去,良心有点不太得劲。真奇怪,他以前没有这种感觉的。

  系统久违的又冒了出来,它落在公孙琢玉左肩上,用翅膀拍了拍他的后脑勺:【这是朝代的弊端。】

  太高深了,公孙琢玉听不懂:什么意思?

  系统扇了扇翅膀:【无论什么地方,总是做坏事的人多,做好事的人少。但这个朝代缺少一个能挑起清流大梁的官员。】

  如果这个朝代有包拯那种不畏强权的官员,说不定莫静娴当初会选择报官申冤,不至于走上这条路。但很可惜并没有,以严复为首的文臣已经老了,斗不过杜陵春一党。

  公孙琢玉最讨厌009灌心灵鸡汤了,一巴掌将它拍飞:要当清官你自己当,我才不当。

  说完从栏杆上跃下,屁颠屁颠去书房找杜陵春了。

  热恋中的人大概就是这样,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

  杜陵春自然也想见公孙琢玉,只是见了面,对方难免有亲近之举,左右为难。

  近日南边出现蝗灾,百姓粮食受损,出现大批灾民。按照惯例,皇帝必然要派人带着赈灾银下去救灾,其中油水颇丰,严复一党的人和杜陵春一党的人都在争这个位置。

  宋溪堂正分析着局势,忽见杜陵春一副心不在焉的模样,不由得住了嘴:司公?

  杜陵春抬眼:何事?

  宋溪堂捋了捋胡须:在下见司公愁眉不展,似是有什么心事,不如说出来,在下或可分忧一二。

  分忧?

  杜陵春心中冷笑,心想这种事你可分忧不了。他看了眼天色,心中估摸着公孙琢玉应当快回来了,对宋溪堂道:先生说的事我知道了,会好好思量的。

  宋溪堂识趣告退:那在下就先回房了。

  他前脚刚走,后脚公孙琢玉就过来了。

  司公!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