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
��

  顶着弟弟看过来的灼热目光,木白淡定地将杯子推了回去:尔呷大哥,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解决。

  男人笑眯眯地又推过来:汉人有句话,有事弟弟服其劳,所以要麻烦大郎了。

  原话是弟子不是弟弟,大哥你这错误有些离谱,怕是要被先生揪耳朵了。木白看了他一眼,二人齐齐看向在场最小的豆丁木文小朋友。

  木文,木文十分机敏地伸手盖住了杯口,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拒绝。

  他也是小孩子,也不爱喝牛乳哒!

  此等意图浪费食物的行为当然逃不过家中掌勺人的利眼,尔呷还要说话,就被人在腰上重重掐了一下。

  作为一个合格的丈夫,尔呷硬是忍住了这等非人的疼痛,并且经验丰富地抛出了一个话题来试图转移夫人的注意力,我方才回来的时候似乎看到了一支汉人商队离开,可是来我们这里采买布匹的?

  那人是来寻大郎画像的。村长全程笑眯眯地看着这场闹剧,见局势暂歇,他这才边吃饼子边答道。

  他看向木白,问道:对了,大郎,你可有觉得今日上门的那两个汉人身份有些问题?今日我刚出门没过多久便听到他们在打听你的消息,我后来寻思着,总觉得有些过于巧合了。

  他们应当是大明派来勘查地形的先遣军。木白一口气将牛奶灌下,听闻村长的问话后他将喝完的牛奶杯放在了桌上,十分随意地说出了自己的猜测:或许他们还有查清本地势力分布的任务,在聊天时候他有借口采购货物向我打听附近的土官以及政策,我假装自己汉话不好混过去了。

  果然,我同他们擦身而过的时候,便觉得他们气势非同一般,不像是一般的来往商户。猜测被证实后尔呷反而没有太过紧张,他的语气中甚至带着几分【总算来了】的感慨。

  青年忽而抬眼看向自己的父亲,征询道:阿爹,我们要和他们接触吗?

  他这几乎就是表示要公然投敌的话一出口,不光村长,就连木白都有些讶异地看了过去,现场陷入了一片死寂。

  作者有话要说:

  按照朝代国粹来说,唐朝是诗、宋朝是词、元明清则是小说、戏曲的天下。

  为啥米呢。

  一个是宋朝开始纸张开始不那么高价了,老百姓开始用得起纸了,甚至于纸张可以成为生活用品和外包装被日常使用(没错,纸张从东汉发明一直到宋朝才算是变成常规品),这就导致了书籍价格的下跌。

  当然其中还有印刷术的作用,雕版改以木料为主,到后期出现活字印刷,活字印刷让私人订制开始出现,这就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的同人本,然后渐渐开始铺开。

  而宋元交界时大量的读书人流落到民间,因为元政府对于汉人(南人)不落于纸面的歧视以及打压,大量的文人苦闷之下或是为了生活,或是为了借由小说发泄我心中的不忿,于是纷纷开始掏笔写起了小说书。

  四大名著中有两本就出现在了这时候,而且这个时代历史向小说非常热门,为啥,其实就是指桑骂槐呀。

  我不能直接骂你元政府,但我在小说里yy总行了吧。现实里我不能骂你一句狗官,我小说里骂总行了吧,所以看历史向小说如果结合作者写文时代来分析的话,就能发现很有趣的点。

  譬如《水浒传》写于元中和元末,故事里匪盗横行,官员无能,甚至于匪盗反比官员有义气有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