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忆后我成了太子良娣 第7节
�医,说不定更有用呢!”
青梨与她意见刚好相反,“这里是皇宫,天下最富贵、最有权势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比得上这里,要我说,御医肯定比那些乡野大夫强得多。”
红枣纳闷:“这有什么好争的,双管齐下,一边让宫里的御医先看着,一边再在民间寻访名医。”
卫兰亭用过早膳,问道:“我要不要去正院给太子妃请安。”
葡萄回道:“初一十五去请安,其他的日子不需要。”
“这是为何?”
“皇后早逝,宫里的事务由您的姨母贤妃娘娘与丽妃娘娘暂代,后宫诸位嫔妃只需要初一十五去向两位娘娘请安,太子妃自然是不能越过贤妃与丽妃的。”葡萄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这倒是省了卫兰亭一桩事,毕竟天天给人行礼请安并不是什么好事。
葡萄提起了贤妃,卫兰亭便想去探望这位姨母,她本打算先让人去贤妃的长宁宫说了一声,青梨笑道:“不必这么麻烦,贤妃娘娘一向把您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您只管去就行。”
卫兰亭没了顾虑,直接带着青梨去了长宁宫。贤妃身边的老嬷嬷亲自出来迎她,“良娣,你可算是来了,娘娘念叨了你好久,昨日听说你回了东宫,恨不得直接去东宫看望你。”
卫兰亭跟着老嬷嬷进了殿,欲要下拜,贤妃搂住她:“我儿,不必多礼。”她牵着卫兰亭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卫兰亭打量这位姨母,她看着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一身浅色的衣裳,头上只插了一支玉钗,看打扮一点都不像是一位在后宫颇有权势的宠妃,身上倒有一股淡淡的书香气。
贤妃摩挲着她的脊背,看着卫兰亭,满脸都是怜惜,落下眼泪来,“兰儿,吓死姨母了,幸好你没事,感谢佛祖,感谢老天爷,不然姨母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把卫兰亭紧紧搂在怀里,仿佛怀中之人是她失而复得的宝物。
贤妃身上的味道让卫兰亭感到亲切,她靠在贤妃的怀里,恍然有一种倚靠着母亲的感觉,这是连孟老太君都不能比的,她喃喃地喊了一声:“娘!”喊过之后又觉得不好意思。
贤妃喜道:“兰儿,你小时候也曾偷偷地唤我娘,看来你已经好了许多,说不定很快就能记起事情来了。你跟姨母说说这些日子是怎么过的。”
卫兰亭想起自己坠马后刚醒过来的那日,惶惶然不知自己是谁,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更不知即将来面对什么,那种恐惧她直到现在都难以忘记。她把这些姨姨说给贤妃听,说出来后,心里面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贤妃叹了口气,道:“昌国公府人人都心思不纯,也就只有孟老太君待你好些,只是你是她的亲孙女,那府上的人也都是她的血脉至亲,她有时候也不能护你周全。你那个父亲,更是糊涂!”
“姨母,我现在已经没事了,你不要太担心。”
贤妃点点听,又问道:“太子对你好不好?”
卫兰亭模拟两可地说:“还行吧。”不算好,也不算太差。
贤妃道:“兰儿,姨母有句话还是要劝你,你既入了东宫,再想出来是不能够了。姨母知道你委屈,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现在你屈居江氏之下,也未必永远都是,你平时收敛一点脾气,还是要笼络太子,不能真把他推到别人那里去了。”
“姨母是让我对太子百依百顺?”
青梨与她意见刚好相反,“这里是皇宫,天下最富贵、最有权势的地方,还有什么地方比得上这里,要我说,御医肯定比那些乡野大夫强得多。”
红枣纳闷:“这有什么好争的,双管齐下,一边让宫里的御医先看着,一边再在民间寻访名医。”
卫兰亭用过早膳,问道:“我要不要去正院给太子妃请安。”
葡萄回道:“初一十五去请安,其他的日子不需要。”
“这是为何?”
“皇后早逝,宫里的事务由您的姨母贤妃娘娘与丽妃娘娘暂代,后宫诸位嫔妃只需要初一十五去向两位娘娘请安,太子妃自然是不能越过贤妃与丽妃的。”葡萄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这倒是省了卫兰亭一桩事,毕竟天天给人行礼请安并不是什么好事。
葡萄提起了贤妃,卫兰亭便想去探望这位姨母,她本打算先让人去贤妃的长宁宫说了一声,青梨笑道:“不必这么麻烦,贤妃娘娘一向把您当做亲生女儿一般疼爱,您只管去就行。”
卫兰亭没了顾虑,直接带着青梨去了长宁宫。贤妃身边的老嬷嬷亲自出来迎她,“良娣,你可算是来了,娘娘念叨了你好久,昨日听说你回了东宫,恨不得直接去东宫看望你。”
卫兰亭跟着老嬷嬷进了殿,欲要下拜,贤妃搂住她:“我儿,不必多礼。”她牵着卫兰亭的手,让她在自己身边坐下。
卫兰亭打量这位姨母,她看着三十出头的样子,穿着一身浅色的衣裳,头上只插了一支玉钗,看打扮一点都不像是一位在后宫颇有权势的宠妃,身上倒有一股淡淡的书香气。
贤妃摩挲着她的脊背,看着卫兰亭,满脸都是怜惜,落下眼泪来,“兰儿,吓死姨母了,幸好你没事,感谢佛祖,感谢老天爷,不然姨母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她把卫兰亭紧紧搂在怀里,仿佛怀中之人是她失而复得的宝物。
贤妃身上的味道让卫兰亭感到亲切,她靠在贤妃的怀里,恍然有一种倚靠着母亲的感觉,这是连孟老太君都不能比的,她喃喃地喊了一声:“娘!”喊过之后又觉得不好意思。
贤妃喜道:“兰儿,你小时候也曾偷偷地唤我娘,看来你已经好了许多,说不定很快就能记起事情来了。你跟姨母说说这些日子是怎么过的。”
卫兰亭想起自己坠马后刚醒过来的那日,惶惶然不知自己是谁,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更不知即将来面对什么,那种恐惧她直到现在都难以忘记。她把这些姨姨说给贤妃听,说出来后,心里面像是放下了一块大石头。
贤妃叹了口气,道:“昌国公府人人都心思不纯,也就只有孟老太君待你好些,只是你是她的亲孙女,那府上的人也都是她的血脉至亲,她有时候也不能护你周全。你那个父亲,更是糊涂!”
“姨母,我现在已经没事了,你不要太担心。”
贤妃点点听,又问道:“太子对你好不好?”
卫兰亭模拟两可地说:“还行吧。”不算好,也不算太差。
贤妃道:“兰儿,姨母有句话还是要劝你,你既入了东宫,再想出来是不能够了。姨母知道你委屈,但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虽然现在你屈居江氏之下,也未必永远都是,你平时收敛一点脾气,还是要笼络太子,不能真把他推到别人那里去了。”
“姨母是让我对太子百依百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