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因为一次金融危机,资金链的短缺,工厂面临破产的危险。刘发文可能对工厂很有情感,在危难时卖了房子,东拼西凑的去借钱,以低价收购了工厂,正式接手成为新一任的老板。当时跟随他的人都是在一起工作很多年的老同事。他们齐心协力共同度过了那次危机。

  20年过去了。当时的很多人都已经退休了。包括刘发文都早已过了退休的年龄。一批一批的旧人离开,不断有新的人进来。最辉煌的时候,员工人数达到500多人。也许是羊毛衫行业更新速度太快,同行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工厂的发展一日不如一日了。自从林氏接手了工厂,刘发文虽保留原位,却没有任何实权了。之所以还留着他,不过是想让他协助林木节。毕竟他做了20年的老板,其中的汤汤水水比谁都清楚。林木节初来乍到,必定有很多地方是不懂的。但他总是以身体不好为由,常常请假,总之不上班的时间多一些,慢慢的,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人了。

  车子在闹市区的一栋居民楼里停下来。我都有点怀疑林木节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老板不都是很有钱的吗。不说住小别墅,最起码也得住高档小区,怎么会是这么破旧的居民楼,说实话除了地段好一些,说不上这里有什么好了。

  “走啊。”林木节大步走在前面,看我发呆,忍不住大声喊道。

  “哦,哦。”我忙跟上去。

  小区不但破,还特别老。连电梯都没有。不过环境倒还幽静,虽身处闹市之中,却有一种脱离喧闹的洒脱。可能因为小区内种了太多树,起到了隔绝俗世声音的效果吧。

  我们爬到五楼才停下。

  林木节礼貌的敲了敲门。不久,便有人为我们开了门。

  是一位很面善的阿姨,可能因为快要过年,她穿着一身红,即使鬓角的头发已经花白,仍挡不住她满身洋溢着的朝气。

  “你们找谁?”阿姨和气的问道。

  “找…刘发文叔叔。”林木节回答。

  “哦。老刘啊。他在书房。你们是…”阿姨狐疑的上下打量着我们。

  “我们是…暖洋洋针织有限公司的。”

  听到林木节报出厂名,阿姨瞬间就懂了。热情的招呼我们。

  “你们先进来坐,我去书房叫他。”

  我和林木节站在门口却没有迈出一步。因为我们不知道要不要换鞋。毕竟那么干净的地板被我们肮脏的鞋子踩过,有点于心不忍。要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

  但是他们的鞋柜里又没有一次性拖鞋。

  我们就那样忸怩不安的站着。

  阿姨走了一会儿,看我们还站着。

  “你们怎么不进来?”

  “我们没有拖鞋。”我尴尬的说道。

  “不用换鞋,只管进来。”

  “我们怕把您辛苦打扫的地踩脏了。”林木节不好意思开口,我只好说了。

  “没事,没事。只管进来。”阿姨笑着说道。

  我们只好不在坚持。

  刚在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刘发文就从书房里出来了。也不知道是伪装,还是真的生病了,感觉他走路都有点颤巍巍。看样子病的还不轻。感觉虚弱的一阵风都能把他吹倒。

  看到是我们,先是一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