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正文完
的目光都被电影吸引了,一双双眼睛,就像被无形的胶水沾在了荧幕上,转也不转,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或意外的画面!

  他们进入了电影。

  进入了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不再只是一个发生在荧幕之中的故事,它从薄以渐的心里走上荧幕,又从荧幕上走下来,一路走到观众的心中。

  时间在流淌,故事在前进。

  当故事中的主角终于迎来属于他们的美好结局的时候,观看的众人也仿佛迎来了属于他们的美好结局。

  浓浓的满足自他们心脏溢出。

  他们正想起立鼓掌,荧幕突然黑屏。

  黑屏之上,薄以渐在拍摄过程中画下的一幅幅精致画面幻灯片一样出现。

  同时间,旋律响起,虞生微的《点点滴滴》轻缓响起。

  荧幕的角落,长长的片尾名单也开始播放。

  等到最后的最后,片尾名单结束了,歌曲结束了,精致的画也结束了。

  机械的打字音响起,一行白字出现在荧幕上方。

  “这是电影的点点滴滴,这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我们的点点滴滴。”

  随后,画面闪现,那是电影的拍摄现场,薄以渐和虞生微正对着镜头,比了个“ok”的手势,一同笑道:“耶,我们做到了!”

  全场起立,集体鼓掌,将热烈的掌声送给导演、演员,每个辛苦工作的工作人员。

  感谢你们,将这精彩的故事带给我们!

  ***

  首映礼结束以后,关于《告白》的消息陆陆续续出现网络之上。

  首先是以郭长信、文载、管乐语为首的诸多导演的共同出声,盛赞《告白》。

  管乐语:“足够尊重观影者的一部影片。”

  文载:“导演,演员,故事,无一不精。”

  郭长信最直接:“@薄以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片可以的。”

  紧接着,首映礼受邀记者们也不甘示弱,纷纷把自己连夜赶出来的文稿发上自家平台,其中,业内最权威的三家用这样的标题来形容薄以渐的首映礼:

  电影mob:《这就是我们应该看到的电影》

  千禧日报:《影片结束,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三分钟》

  新鲜度厨房:《拍这样的电影,没有勇气真不行》

  其后,三家媒体按照惯例为影片打分,《告白》平均分高达9.0,而此前在三家杂志平均分到达9.0以上的影片,无一不是盛极一时,话题度与艺术度并驾齐驱的经典电影!

  大导及媒体的力量不容小觑。

  几乎这天的晚些时候,网上就掀起了一股关于《告白》热议,有人说好,有人说坏,说好的相信大导演和专业媒体,说坏的人中,反而有些是《十二魔方》的受害者,有些是薄以渐和虞生微的粉丝。

  两人的粉丝也是殚精竭虑,生怕现在网上的一片大好声音全来自媒体捧杀,万一到时上映,不尽如人意,这不就大事不好了?

  无论如何,有人battle,就有热度。

  一周之后,新年元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