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11)
emsp; 就算无法阻止宋佩瑜与太子成婚,也不能以原配的身份,做个男妾也就罢了。

  突然遭受诸多恶意的宋佩瑜,半点都没觉得意外。

  从收到赐婚的圣旨开始,他就为这一天准备了许久。

  宋佩瑜拉住双眼中正酝酿风暴的重奕,独自起身面对恨不得以目光杀人的朝臣。

  他没有反驳这些人说他惑主媚上。

  这种捕风捉影之事,除了难听,再也没有其他作用。

  纵观朝堂上的二品大员,谁没被以这种没有证据可言的罪名弹劾过?

  真的与这些人就惑主媚上四个字纠缠,才如了这些人的愿。

  宋佩瑜要好生与这些人算算,他们凭空捏造证据,污蔑朝廷从一品大员的账。

  舍不得东宫的巨大利益,拼尽全力的想将宋佩瑜拉下来的人很多。

  宋佩瑜为官十余年所结交,愿意在此时,为他说句公道话的人也不少。

  朝臣们以各种罪名弹劾宋佩瑜的事,彻底过了正月才落下帷幕。

  宋佩瑜依旧与重奕携手出现在朝堂上。

  以子虚乌有的罪名污蔑宋佩瑜的人,却大多身陷囹圄。

  没被查出旧日罪名的人,只是贬职、思过。

  自己身上的罪名比宋佩瑜被诬陷的罪名还触目惊心的人,纷纷被按照律法处理,没收家产、罢官甚至流放,结局不尽相同。

  反对永和帝赐婚圣旨的朝臣们屡次失败,且失败的方式越来越难看。

  仍旧不愿意放弃的人,只能采用最后的办法。

  罢朝。

  他们仗着赵国刚拿下豫州、兖州和青州不久,本就缺少能做事的人手,想要以此逼永和帝妥协。

  他们已经不再坚决的抗拒重奕和宋佩瑜成婚,也接受了宋佩瑜会成为太子元君,位同太子妃。

  不许宋佩瑜摄政,是他们最后的底线。

  初一当天,听闻永和帝的赐婚圣旨内容后,就火急火燎的去宫门处求见永和帝,被永和帝拒在宫门外还不死心,非要跪在那里逼永和帝妥协的朝臣,仍旧在家中闭门思过。

  从年后起,大朝会上就始终空着七八个位置。

  永和帝就像是完全忘记了这些人似的,就算有人求情,永和帝也只是笑而不语,或者反问,爱卿政事繁忙,羡慕他有闲暇?

  大有来求情的人说是,他就给来求情的人放长假的意思。

  此话一出,哪里还有人敢接话?

  特意求情的人纷纷露出尴尬的笑容,委婉的表示,他们就是喜欢政务繁忙的感觉,不政务繁忙都睡不着觉。

  然后立刻告退,决口不再提求情的事。

  前段时间,朝臣们与宋佩瑜相互弹劾。

  除了宋佩瑜全然无辜,其他人或多或少都立身不正,甚至有人能称得上是罪孽深重,纵容家人无恶不作。

  处理过这些人后,朝堂上又空出七八个位置。

  本就有十五六个空位的情况下,又在一夕之间又多了七八个空位。

  朝堂一下子就空了将近三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