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08)
��到。

  永和帝看过密信后冷哼一声,将密信随手举在身侧。

  孟公公立刻接过密信,小跑往肃王那边去。

  不必麻烦永和帝叫住孟公公,让大家都听听。

  孟公公躬身应是,朗声念出信上的内容。

  朝臣们反而松了口气。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大事,居然能让永和帝当场色变。

  难道是正赶回咸阳的太子出了意外?

  原来只是陈、楚联姻的旧事,连人选都没变。

  楚太子也是够狠心了,当年陈国宣泰帝在燕国身受重伤,遍寻名医的事,早就传遍九州每个角落。

  谁不知道陈国宣泰帝面容可怖,能止小儿夜啼,某些方面也让人存在疑虑。

  楚太子在这种情况下,还能舍得让已经十八岁的女儿等了三年,硬生生的从最好的年华等到变成老姑娘,还是要远嫁陈国。

  虽然并不觉得突兀,但楚国与陈国在这个节骨眼上联姻,还是让赵臣们警惕起来。

  当即有人站出来对永和帝提议,陛下若是不愿意看到楚国与陈国联姻,不妨出兵豫州,再使妙计让同在豫州的楚国和陈国产生矛盾。

  这人越说越兴奋,要不是有人及时打断他,恐怕连赵国先拿楚国,再平陈国,统一九州那天都能畅想得到。

  打断这个人的赵臣,觉得这个人想得过于缥缈,却很赞成这个人劝永和帝先下手为强。

  这名赵臣还有更新奇的想法。

  他认为永和帝可以派人混进楚太子女儿出嫁的队伍中,到达金陵后,想办法刺杀陈国宣泰帝。

  不必非要成功,只要是楚太子女儿的陪嫁刺杀宣泰帝。

  以宣泰帝的小心眼,必然会对楚国升起怀疑。

  如果双方始终不能相互信任,就算是联姻达成口头或者书面上的协议也没用,肯定会渐行渐远,甚至反目成仇。

  有这两个人抛砖,立刻有朝臣或是完善这两个人的意见,或是提出新的想法。

  短暂寂静了片刻的朝堂,立刻热闹起来。

  总之,不能让楚国和陈国的关系太亲密。

  可惜朝臣们过于专注楚国和陈国即将联姻的事,以至于完全忘记去看永和帝的脸色。

  大多数人都没注意到,永和帝的脸色已经从冰冷不屑,变成不知道该说什么的默然。

  朝臣们自顾自的商讨争执,短短的时间内就总结出三种最容易实施的计划献给永和帝,满怀期待的等待永和帝在这三种计划中再次挑选。

  永和帝的目光在朝臣们期待的面孔上一一划过,在宋瑾瑜含着笑的脸上停留的时间稍微长了些,换来宋瑾瑜疑惑的视线。

  咳永和帝心虚的停顿了下,才开口,你们提的这些事先不急。

  朝臣们面面相觑,入眼皆是一模一样的失望和茫然。

  这种大事还不急,那什么急?

  有狠人问出大家的心声,敢问陛下,何事才是当务之急?

  正以自然的方式躲避宋瑾瑜目光的永和帝,立刻对提问的人投去赞赏的目光,迫不及待的道,我儿三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