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5)
他出生后,但凡有好东西,重宗和重奕挑完,就能轮得到他。

  要不是骆三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永和帝也从来不干预骆三管教儿子,骆勇又从小到大的在重奕手下吃瘪。

  骆勇不知道要嚣张成什么样子。

  如此骄纵的骆勇,自然不会在明知道某些世家看不起承恩侯府的情况下,还上赶着去与世家相交。

  骆勇连赵国的世家都认不全,没什么特殊感情,更不会对远在燕国的世家有特殊情绪。

  对于骆勇来说,燕国只是赵国势在必得的地方。

  无论燕国做出什么反抗或者顺应赵国的举动,骆勇都不会觉得奇怪,也不会因此产生感想。

  至于陈国

  凭着陈国曾数次对重奕出手,想要重奕的命,骆勇就对陈国恨之入骨。

  他只想知道陈国倒霉成什么样,不会去深究陈国为什么会倒霉成这样,如何倒霉成这样。

  自从开战后,最让骆勇心情复杂的莫过于楚国。

  不得不说,楚国襄王是个很会交际的人。

  整个咸阳,但凡是与襄王接触过的人,也许与襄王交情平平,却从来都没有人觉得襄王不可交。

  骆勇与襄王就是忘年交。

  赵国与楚国已经达成联盟近十年。

  这十年,赵国与楚国几乎没有发生过分歧。

  无论是西域商路、对荆州出海口的利用、宋佩瑜卖给楚国的金叶纸配方都是换双方各有得利。

  在赵国许多人,包括骆勇的心中,楚国是比西梁更亲近的存在。

  这些人也是发现楚国在赵国与陈国的对峙中倒向陈国后,最为愤怒的一群人。

  在这些人看来,楚国的行为不亚于背叛。

  比起燕国和陈国,骆勇更在乎楚国,他想事无巨细的知道楚国的不好过。

  无论楚国是因为什么不好过,骆勇都会将楚国的不好过,想象成背叛赵国的代价。

  不过骆勇也不是完全不懂看眼色,即使对柏杨的话不感兴趣,他也不会贸然打断柏杨说有关燕国的事。

  自从燕国开始对赵国服软,柏杨的家族就突然想起来,族中还有柏杨这个人,开始频繁的与柏杨通信,却绝口不提要接柏杨回家。

  柏杨因为身份尴尬,而立之年还没娶妻。

  连永和帝隐晦的对柏杨透露过,让柏杨不必在娶妻之事上有太多顾虑,只要姑娘家中同意,让重奕给柏杨赐婚也可。

  柏杨的家族却在知晓柏杨尚未娶妻生子后,立刻问柏杨要不要过继,甚至连过继的人选都挑了出来,吃相难看的让人咂舌。

  柏杨虽然早就断了回燕国的心思,也坚决的回绝过继,却始终都保持与家族的通信。

  好在柏杨心中清明,从来不会在任何时间对赵国和燕国的事发表看法,也从来都不会与重奕或者宋佩瑜打听有关燕国的事。

  东宫小学堂的人也都看在彼此的交情上,从来不会在有关燕国的事上让柏杨难堪。

  骆勇难得懂事的模样,引得吕纪和多看了几眼,大发善心的给骆勇指了条明路。

  你想知道楚国的事?吕纪和似笑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