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3)
�国突然对沁县出兵,将军带领守军竭力抵抗,奈何陈军数倍于我军,只能闭城不出,特请洛阳派兵支援。

  大司马愣住,这才发现面前的人连有县城特殊标记的外衣都没穿,灰黄色的中衣也破破烂烂,显然是经历过恶战。

  陈国?明正帝忽然从皇位上起身,提着宽大的袍子大步走下来,想也不想的将大司马挤开,双手提着士兵本就松松垮垮的衣领,恶狠狠的逼问,真的是陈国?

  好在这次回来报信的士兵虽然身体疲惫,精神却还算不错,才没被明正帝凶神恶煞的模样吓昏过去。

  报信的士兵,条理清晰的将陈军突然攻击沁县的全过程,仔细说给明正帝听。

  陈国以燕国苛待陈国公主为理由,对沁县发起进攻,要求燕国将陈国公主还给陈国。

  随着报信士兵的话,明正帝脸上的神情越来越扭曲。

  陈国公主

  燕国境内的陈国公主只有庆帝贵妃!

  不说庆帝贵妃疑似联合孝帝毒杀庆帝,又假传庆帝口谕帮助孝帝骗取皇位的行为。

  单是庆帝贵妃在孝帝寿辰当天,命京郊大营残害燕国重臣和宗室,又将伪装成陈国使臣的陈军放入孝帝举办寿辰的大殿,就是万死之罪。

  燕国没在发现庆帝贵妃失踪后,不依不饶的去找陈国,要求陈国将人交出来,已经是念在陈国主动提出愿意掩盖燕国皇室丑闻的份上,吃了天大的憋屈。

  陈国还有脸找燕国要人?

  自从逐渐认清自己的处境后,明正帝就总是会梦到孝帝寿辰当天发生的事,他日思夜想,终于确定自己的仇人。

  最大的仇人是太后,其次是陈国,最后才是赵国。

  虽然没有任何的证据,但明正帝始终坚定的认为,是太后害死了孝帝。

  因为明正帝查到,在孝帝驾崩后,就嚷着孝帝弑父篡位的二品官,其实是太后的心腹。

  世上哪有如此巧合的事?

  孝帝前脚驾崩,后脚就有人冒着全家被砍头的风险,揭露孝帝弑父篡位的恶行,连各种证据都完美妥当,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一定是提前准备好的阴谋。

  可惜太后已经失踪,明正帝又不能阻止燕国与陈国,在遮掩燕国丑事上达成共识,只能将这件事憋在心里。

  听闻陈国还要对燕国趁火打劫,明正帝压抑许久的怒火立刻顺着胸口直冲脑门。

  他甩开手中的士兵,猩红的双眼直勾勾的望着大司马,增兵!不许陈国踏入燕国半步!

  这是明正帝登基以来,下达命令时底气最足的一次。

  人群中响起与昨日相同的担忧,可是,赵

  明正帝突然转头,立刻找到角落里说话的人,让他们来!只要赵国能保证不让陈国踏入燕国,朕亲自跪在城外等着重奕!

  明正帝突然坚决且强势的态度让燕臣们十分震惊,他们稍作犹豫后,纷纷将目光放在明正帝身边的三位老大人身上。

  昨日商讨是否要对金山关增兵的时候,三位老大人始终沉默不语,直到最后才出来打了个圆场,决定开个口子放赵军北上,让赵军去愁金山关的突厥。

  以燕国目前的兵力和士气,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其中一处,才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