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92)
sp; 楚国属意的新君,是带兵拿下四分之一黎国地盘的嘉王。

  从某种意义上讲,嘉王能从兄弟侄子们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他身上的某些特点,符合如今楚国朝堂大多数人的想法。

  楚国对待赵国的态度变化,就像是楚皇和嘉王的交替。

  虽然没什么预兆,仔细去想,却能寻出道理。

  赵国自然不会眼睁睁的看着陈国往黎燕边境增兵却什么都不做。

  陈国增兵的同时,赵国也在增兵。

  如果说嘉王身上能体现楚国朝堂大部分人的想法。

  那重奕就是让赵国朝堂上的人,改成与他相同的想法。

  没人能从重奕手中抢走任何东西。

  也没人能抢走赵国已经圈好的地盘。

  在各国的心神都被一触即发的赵、燕、陈吸引时,仍旧在燕国境内,带领西梁军为赵国作战的梁王忽然赶回咸阳,正式对赵国递交降书。

  从此,西梁成为梁郡,梁王仍旧是梁王。

  永和帝将肃王府隔壁的大宅子赐给梁王作为府邸,并允许梁王世子在继承王位前留在梁郡统领西梁军。

  因为双方早有默契在,连西梁百姓也早有心理准备。

  西梁成为梁郡的过程自然平和,却给楚国施加巨大的压力。

  楚国北边的西梁、东梁和卫国,都在这些年中陆续成为赵国的土地。

  楚国东边的黎国也变成昨日黄花,被楚国和陈国瓜分。

  燕国不复存在只是时间问题。

  夹在燕国与陈国之间的兖州与青州,也就比当年的卫国好些,恐怕已经在发愁,是投奔赵国还是投奔陈国。

  楚国原本与赵国十分亲密,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梁和赵国。

  按照楚国与赵国早些年的情分,楚国完全不用担心未来。

  就算赵国与陈国两分天下,赵国也不会主动对楚国出手,还会在陈国想要对楚国出手的时候帮助楚国。

  除非赵国或者陈国彻底完成统一,否则楚国完全不用担心像卫国似的被打穿。

  如今的情况却大不相同。

  与楚国接壤的弱小国家都陆续覆灭,更远些兖州和青州委实太过遥远,楚国怎么也不可能将手伸到那边。

  如今与楚国接壤的赵国和陈国,都是楚国,起码现在的楚国惹不起的存在。

  楚国在楚皇的带领下沉寂了太久,放弃了太多机会。

  赵国与陈国却始终在拼尽全力的壮大自己。

  等到北边战事彻底尘埃落定,赵国和陈国随时都有可能对楚国出手。

  甚至有可能发生,赵国和陈国各凭本事,默契瓜分楚国的情况。

  西梁在这个时候变成梁郡,就是赵国在提醒楚国。

  赵国能多年照顾楚国,也能随时与楚国翻脸。

  因为双方接壤的土地越来越多,赵国完全可以全线作战。

  反正赵国境内有水泥路,无论是调兵遣将还是运送辎重都快人一筹,成本也远低于楚国。

  楚国却会疲于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