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70)
  他肯定会成为燕国朝赵国表达诚意的炮灰。

  他和他祖母身上的各种荣宠,都来自先帝和太后。

  自从先帝驾崩后,虽然祖母在洛阳的地位没有下降,大长公主府的地位却每况愈下。

  如果不小心丢了身上正二品护国将军的爵位,这辈子都不知道还能不能拿回来。

  他不敢赌。

  宋佩瑜是赵国使臣队伍中最好说话的人,但凡陈言舟能让他开怀,他都会立刻对重奕说陈言舟的好话。

  就是结果不太尽人意。

  屡次失败让陈言舟坚定,重奕是个喜怒无常且睚眦必报的人。

  随着队伍越来越靠近洛阳,陈言舟却始终都没得到重奕的青眼,这让陈言舟不知不觉间,变得越来越焦躁。

  一个月后,陈言舟与赵国使臣终于到达洛阳城外,陈言舟已经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大圈,眉宇间也平白添了抑郁,越来越沉默寡言。

  不知道是陈言舟传往洛阳的信件中提起过重奕的排场和斤斤计较,还是洛阳的人本就比陈言舟更重视重奕的到来。

  距离洛阳还有十里,就有不输于重奕的排场一字排开。

  平彰驭马到陈言舟身边,以众人都能听见的声音道,我还以为你们燕国的规矩,就是不喜铺张,也不会远迎来使。如今看来,竟然只有陈将军喜欢一切从简?

  如果是一个月前,刚与平彰同行的陈言舟,一定会心平气和的听完平彰的话,再自然而然的说出能恰到好处将这个话题岔过去,还能让双方都不尴尬的话。

  但现在陈言舟无声握紧腰间的匕首,用尽浑身力气才能忍住胸口的戾气,没立刻将匕首拔出来插进平彰的胸口。

  幸好他没这么做。

  平彰可是从小习武,还经常给重奕当沙包的人。

  陈言舟怎么可能是平彰的对手?

  宋佩瑜立刻感受到不对劲的气氛,朝着平彰和陈言舟的方向看了眼后,驭马往重奕的车架旁挪了挪。

  自从发现陈言舟的情绪越来越不对劲后,宋佩瑜就在不动声色的疏远陈言舟,还好心提醒平彰,陈言舟可能随时做出过激行为。

  平彰却艺高人胆大,更加热衷于在没事的时候各种找陈言舟的麻烦。

  重奕发现宋佩瑜的动作后,也往陈言舟的方向看了眼。

  他之所以会留陈言舟到现在,是因为迄今为止,陈言舟的杀意都是冲着他与平彰。

  但凡陈言舟对宋佩瑜生出半分杀意,他都会立刻处理掉对方。

  正被各种汹涌情绪影响,几乎要失去理智的陈言舟,突然感觉背脊升起让他毛骨悚然的凉意。

  直到窒息的边缘清醒过来,开始大口大口的喘气,陈言舟才发现他又因为忘记呼吸险些将自己憋昏过去。

  陈言舟眼中闪过深深的茫然和恐惧。

  是谁?

  这种让他忘记一切,只想求饶的感觉,已经纠缠了他大半个月。

  他甚至试探过宋佩瑜与平彰,怀疑他们对他用了巫蛊之术,却没有任何发现。

  终于要回洛阳了。

  回洛阳后,他就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