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2)
��语间,刻意模糊了他与重奕非同常人的亲密。

  连带着重奕恰到好处拿出的药膏,也一语带过,只说重奕袖袋中刚好有药膏,没说那是他惯用的药膏。

  随着宋佩瑜语气平静条理清晰的话,永和帝与肃王的表情几经变换,最后都化为古怪。

  宋佩瑜没去留心揣测永和帝与肃王的表情,平静的叙述完昨日事情的经过后,就低下头安静的立在原地。

  永和帝对肃王使了个眼色,眼角眉梢皆是喜意。

  他还以为狸奴进宫,是酒醒后要与朱雀拼命,没想到狸奴不仅没与朱雀拼命,竟然还肯如此绞尽脑汁的替朱雀遮掩。

  朱雀想要迎狸奴进门的事,是不是也有希望?

  肃王收到永和帝的目光后,也是深深的松了口气。

  他与永和帝都是从最底层摸爬滚打到现在的位置,少年时没少见男子与男子成亲的事。

  听重奕说想以太子大婚之礼,迎宋佩瑜入东宫,也只是觉得重奕异想天开,从未觉得重奕大逆不道。

  第103章

  永和帝言语含糊的带过宋佩瑜的话,一副不愿多说的模样,反而十分认真的询问宋佩瑜平时在东宫的细节。

  时间仿佛一下子倒转七八年,回到宋佩瑜刚入东宫给重奕做伴读的时候。

  不,即使是宋佩瑜刚给重奕做伴读的时候,永和帝也没关心过这些问题,起码没细致到亲自询问宋佩瑜在东宫,会不会被排挤欺负的程度。

  宋佩瑜被永和帝毫无道理的问题,问得满心茫然,甚至怀疑永和帝是不是已经被重奕和他气迷糊了。

  想着他与重奕的事不可能永远瞒着永和帝,宋佩瑜认真回答永和帝问题的时候,就没再像从前那样,总是不动声色的与重奕撇清关系。

  宋佩瑜在心中估摸着永和帝与肃王的承受能力,稍稍在言语间透露了些他与重奕不同寻常的亲密,并暗自做好永和帝与肃王随时可能发难的准备。

  现实却与宋佩瑜的想象相差甚远。

  永和帝非但没有为宋佩瑜言语间透漏出的亲密而恼怒,反而满脸让宋佩瑜觉得背脊发凉的微妙笑意。

  肃王脸上的笑意比永和帝还要过分,甚至当场解下腰间的尚方要赏给宋佩瑜。

  宋佩瑜望着递到他眼皮子底下的尚方,不由陷入深思。

  这难道是想让他用尚方自尽的意思?

  自从永和帝称帝,命人以前朝古剑改制为代表帝王权力的尚方后,尚方就成了肃王的佩剑。

  御史台曾无数次上折子,劝永和帝收回尚方。

  明言尚方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可以在肃王身上有差事的时候,拿给肃王便宜行事,却不能长期放在亲王手中。

  御史台的本职就是弹劾百官,永和帝不能因为御史台将目标放在他与肃王身上,就对惩罚上奏的御史,却立刻用其他方式向所有人展示他的决心。

  永和帝先是给肃王和肃王妃再次加俸。

  永和帝只有肃王一个亲兄弟,肃王也是本朝目前为止唯一的亲王,尚且无从比较。

  肃王妃的俸禄仪仗却从原本与穆贵妃相同,直接彻底压过穆贵妃。

  如果永和帝后宫有皇后,除非像长公主那样享太后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