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58)
sp;第二日还是没等到宋佩瑜进宫,重奕在演武场打发大半天的时间,从早上到晚上,所有在宫中的十率都被重奕揍了个遍。

  第三日有大朝会,宋佩瑜上朝的位置始终都在重奕身侧。

  可惜重奕从头到尾的盯着宋佩瑜,都没得到宋佩瑜半个眼神。

  下了朝后,重奕便亦步亦趋的跟在宋佩瑜身边,看上去乖巧又可怜。

  可惜宋佩瑜并不会因此而心软。

  走出宫门后,宋佩瑜才转身面向重奕,对重奕说第一句话,臣要去鸿胪寺当值,殿下回宫吧。

  孤陪重奕在宋佩瑜陡然锋利的目光下火速改口,孤去鸿胪寺巡视。

  宋佩瑜冷哼一声,绕开重奕,径直走向停在不远处的马车。没等跟在他身后的重奕也上马车,便大声催促金宝驾车。

  金宝对重奕歉意的低下头,细细的马鞭立刻甩在马屁股上。

  重奕目送宋佩瑜的马车远去,对身侧同样死死低着头的来福道,随便牵匹马来。

  经历过重奕连续两天的低气压后,来福哪还敢多劝,连回东宫都嫌远,直接去十二卫牵马。

  重奕运气不错,他追到鸿胪寺后,宋佩瑜正好收到翘首以盼许久的消息。

  这是封来自陈国的密信。

  随着薛临的灵柩终于从黎国被送到陈国,与薛临去赵国的御林军也回到陈国,薛临立刻得罪了数不清的人。

  这些御林军大多都是出生陈国世家,虽然不是世家嫡枝,但也都是旁支中比较有出息的人。

  薛临挑中他们,也有想通过他们,拉拢他们身后世家的意思。

  这些御林军始终都认为灵柩中的薛临就是真正的薛临。

  从赵国回到陈国的无数个日夜中,他们焦虑、愧疚、悔恨,被种种复杂情绪折磨的精神几乎崩溃,却在回到陈国后,发现薛临还好好的在东宫做着他的太子。

  他们从一开始就没被薛临信任过。

  这个认知像是一个冰冷的巴掌,狠狠的打在他们的脸上。

  可笑的是,他们曾经无数次后悔,没能在第一时间为薛临挡住从暗处飞来的羽箭。

  幸亏刺客没给他们这个机会,不然他们的牺牲在真正的薛临眼中,岂不是与笑话无异?

  薛临想通过这些御林军,拉拢他们身后家族的想法还没实现,就先将这些御林军的心伤透,间接让这些御林军的家族认为薛临冷心冷肺、不是个值得托付的君主。

  反倒是事与愿违。

  陈国有关于真假太子的风波闹的极大,薛临暂时还没怎么样,只是被禁足而已。

  薛临的便宜母亲,显开帝的皇后却已经正式被废。

  皇后变成后宫的丽嫔,显开帝的发妻贵妃变成皇后。

  薛临从显开帝唯一的嫡子,名正言顺的陈国太子,变成上面有三个嫡出兄长却坐在太子之位上的庶子。

  经过一连串的变故后,薛临在陈国的处境变得极为尴尬,甚至还不如显开帝尚未登基的时候。

  起码在显开帝尚未登基的时候,薛临只是个不起眼的皇孙,根本就不会有人闲着没事,将目光和精力放在不起眼的皇孙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