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01)
�日,他会将单纯这个词,放在重奕身上。

  不是这样。宋佩瑜语气笃定的告诉重奕,她想好好将你养大,所以生下你,才是对你好。如果她是出于别的目的生下你,就不是对你好。

  重奕嗯了声,又想起那个兵荒马乱的晚上。

  穆婉生下他,是为了让其他人代替他的身份活下去。

  所以

  下次再觉得穆婉说的话让他心烦,就将她撵出去好了。

  宋佩瑜看清重奕脸上的若有所思,将余下的话默默咽了下去。

  是他错了,他不该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重奕的心思。

  他来自思想更开放的时代,父母与子女之间首先是独立的个人,然后才是彼此的亲人。

  这个时代却以宗族礼法为重,以忠诚、孝道为善。

  在大多数人眼中,子女就是父母的附属品。

  重奕虽然始终表现的不在乎世俗的看法,但也仅仅是表现在对皇位的不在意上。

  他会因为误会宋佩瑜笑话肃王粗鲁而生气,故意骗宋佩瑜吃格外难吃的冬果。

  会格外注意大公主,甚至因此而注意到在小学堂上并不起眼的魏致远。

  这样的重奕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给穆婉机会。

  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因为与重奕短暂的对话,宋佩瑜彻夜难眠。

  翻来覆去都丝毫没有睡觉意,宋佩瑜干脆从床上爬了起来。

  点灯,写本子!

  哪吒剔骨还父削肉还母。

  刚写下个口,宋佩瑜就用毛笔将字涂了。

  不行,太极端了。

  万一重奕真的要学哪吒,他去哪哭?

  能在宋佩瑜曾经生活的时代广为流传的故事,基本都是时代的产物,最后都会归结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上面。

  宋佩瑜思来想去,觉得哪个故事都不适合说给重奕听。

  那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宋佩瑜按照单元的形式,写了八个小故事的框架。

  最后,六个故事都是真母慈子孝,只有两个故事是母亲从一开始就将孩子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

  宋佩瑜想让重奕见到真正的慈母之心是什么样,却不忍心让重奕承受,彻底认清穆婉时对母亲失望至极的痛楚。

  在明亮阳光下将粗稿整理好,宋佩瑜长长的叹了口气。

  写完这些故事后,他发自内心的希望,重奕与穆婉最后能变成真正的母慈子孝。

  也许,这就是永和帝明明毫不掩饰对穆婉的厌恶,却屡次都对穆婉手下留情的原因。

  然而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宋佩瑜将初稿送去茗客楼,让茗客楼专门负责写本子的先生细化。

  他还没将新稿子拿到手里,朝堂上的氛围就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已经沉寂快三年的穆氏如同发疯似的,不顾后果的反扑宋氏与吕氏。

  惯常站在穆氏对立面的永和帝一改从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