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8)
这些人都是其他小世家的家主,这些小世家因为各种原因投奔穆氏,家族利益完全与穆氏绑定在了一起,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也不为过。
但在穆氏已经有沉船之兆后,如果给这些人更好的选择,让他们不必与穆氏一同沉船,这些人必然是求之不得,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随着穆氏一同沉船。
宋佩瑜与这些人搭上话后,还没来得及搞事,穆氏就先出昏招,在与吕氏的博弈中过于激进,让云氏彻底伤心失望,直接转投了东宫。
多亏了穆氏的助攻,东宫虽然只能拿到云氏南临两个铁矿的四成矿产,却早就将云氏的两个铁矿,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宋佩瑜突然觉得,金叶纸也蛮有趣的。
也许他该与鸿胪寺卿大人好生交流一番。
等到宋佩瑜的马车彻底看不见影子,宋二才返回宋府。
他先去松鹤堂,与翘首以盼的宋老夫人说了今日的场景,重点还是与宋老夫人说,宋佩瑜换上新官服后有多意气风发,逗得宋老夫人频频发出笑声。
等见到宋老夫人面露疲色,宋二才告退。
回礼部点个卯,今日也就没什么大事了。
宋佩瑜让人将马车停在距离楚国使者住的地方隔着一条街的地方,闭目养神之余,继续推测楚国会突然派使者到赵国的原因。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马车帘子被掀开,大步迈进马车的人正是也换了从五品鸿胪寺少卿朝服的吕纪和。襄王见到宋佩瑜与吕纪和的时候,脸上还残留着诧异,显然是没有想到宋佩瑜与吕纪和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出于礼仪,宋佩瑜与吕纪和提出要先去给灵云公主请安。
襄王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变换数次,最后停留在哭笑不得上,今日一大早,大公主与惠阳县主就来接人,直言长公主府什么都有,灵云只要人与她们走就行,已经将灵云带走了。
宋佩瑜与吕纪和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以大公主的性子,他们已经能猜到当时混乱的场景了。
但大公主与惠阳县主都是有分寸的人,他们相信灵云公主在长公主府必然不会有差池。
三人默契的略过了小姑娘们的话题,转而说起赵国与楚国的风土人情。
宋佩瑜与吕纪和虽然在赵国能称得上是青年才俊,甚至是小公子们中当之无愧的领头人,仍旧在襄王这种老油条手中占不到便宜。
这点却怪不到宋佩瑜与吕纪和身上,委实是襄王见过的世界太广阔了。
襄王不仅数次深入党项,促成楚国与党项的稳定互市,前些年还曾亲自带队去过西域。
回到楚国后,他将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写成游记。
宋佩瑜笑着道,早知道王爷有这些经历,我就将殿下也带来了,他最喜欢听这些从未听过的稀奇见闻。
襄王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笑意却没出现在眼底深处,这又有何难?本王早就将这些见闻都记录在了书册上,若是太子殿下好奇,本王便将书册的拓本送给太子殿下一份。
宋佩瑜却没顺势应下来,他像是没忍住似的发出声闷笑,眼含歉意的望向襄王,这可不成,殿下最不耐烦看书了。听说书人说些新鲜故事,他能连续听好几天都不觉得厌烦,甚至同一个故事反复听几次也行。若是换成白纸黑字的话本子,却连一刻钟的时间都坚持不�
但在穆氏已经有沉船之兆后,如果给这些人更好的选择,让他们不必与穆氏一同沉船,这些人必然是求之不得,绝对不会心甘情愿的随着穆氏一同沉船。
宋佩瑜与这些人搭上话后,还没来得及搞事,穆氏就先出昏招,在与吕氏的博弈中过于激进,让云氏彻底伤心失望,直接转投了东宫。
多亏了穆氏的助攻,东宫虽然只能拿到云氏南临两个铁矿的四成矿产,却早就将云氏的两个铁矿,牢牢的握在了手中。
宋佩瑜突然觉得,金叶纸也蛮有趣的。
也许他该与鸿胪寺卿大人好生交流一番。
等到宋佩瑜的马车彻底看不见影子,宋二才返回宋府。
他先去松鹤堂,与翘首以盼的宋老夫人说了今日的场景,重点还是与宋老夫人说,宋佩瑜换上新官服后有多意气风发,逗得宋老夫人频频发出笑声。
等见到宋老夫人面露疲色,宋二才告退。
回礼部点个卯,今日也就没什么大事了。
宋佩瑜让人将马车停在距离楚国使者住的地方隔着一条街的地方,闭目养神之余,继续推测楚国会突然派使者到赵国的原因。
大约一炷香的时间过去,马车帘子被掀开,大步迈进马车的人正是也换了从五品鸿胪寺少卿朝服的吕纪和。襄王见到宋佩瑜与吕纪和的时候,脸上还残留着诧异,显然是没有想到宋佩瑜与吕纪和竟然会来的这么快。
出于礼仪,宋佩瑜与吕纪和提出要先去给灵云公主请安。
襄王摆了摆手,脸上的表情变换数次,最后停留在哭笑不得上,今日一大早,大公主与惠阳县主就来接人,直言长公主府什么都有,灵云只要人与她们走就行,已经将灵云带走了。
宋佩瑜与吕纪和不着痕迹的对视一眼,以大公主的性子,他们已经能猜到当时混乱的场景了。
但大公主与惠阳县主都是有分寸的人,他们相信灵云公主在长公主府必然不会有差池。
三人默契的略过了小姑娘们的话题,转而说起赵国与楚国的风土人情。
宋佩瑜与吕纪和虽然在赵国能称得上是青年才俊,甚至是小公子们中当之无愧的领头人,仍旧在襄王这种老油条手中占不到便宜。
这点却怪不到宋佩瑜与吕纪和身上,委实是襄王见过的世界太广阔了。
襄王不仅数次深入党项,促成楚国与党项的稳定互市,前些年还曾亲自带队去过西域。
回到楚国后,他将路上的所见所闻都记录了下来,写成游记。
宋佩瑜笑着道,早知道王爷有这些经历,我就将殿下也带来了,他最喜欢听这些从未听过的稀奇见闻。
襄王闻言,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笑意却没出现在眼底深处,这又有何难?本王早就将这些见闻都记录在了书册上,若是太子殿下好奇,本王便将书册的拓本送给太子殿下一份。
宋佩瑜却没顺势应下来,他像是没忍住似的发出声闷笑,眼含歉意的望向襄王,这可不成,殿下最不耐烦看书了。听说书人说些新鲜故事,他能连续听好几天都不觉得厌烦,甚至同一个故事反复听几次也行。若是换成白纸黑字的话本子,却连一刻钟的时间都坚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