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8)
  黎国占据剩下的豫州,明面上是听从黎皇命令,实际上黎皇早就被豫州的世家架空,黎国百姓只知世家而不知黎皇。

  赵国北方是突厥,西边是吐谷浑,南边分别与梁州双王、卫国接壤,东边就是占据翼州的燕国。

  燕国则同时与紧挨在一起的卫国和黎国接壤。

  卫国和黎国因为位于九州中心,地理意义重大,反而多年未曾有过太大的动荡,与燕国更是相安无事。

  宋佩瑜怎么也想不通,是发生了什么事,才会让燕国宁愿在赵燕边境吃亏,也要将燕军调往与卫国和黎国的边界处。

  重奕微红的手指穿过宋佩瑜的视线,戳在地图上燕、卫、黎交界的位置,这里,曾镇,发现了金矿。

  宋佩瑜恍然大悟,下意识的问,多大的金矿?

  父皇与我的信上写着,从那处传回来的消息说,曾镇郊外地动后到处都是裸金。重奕可能是嫌宋佩瑜的问题太多,干脆原封不动的将已经变成灰飞的信中的内容说给宋佩瑜听。

  半月前曾镇突然发生地动,没造成多大的伤亡,却毁了许多上好的良田。

  国与国之间总是会有一些不可说的地方,曾镇就是。

  曾镇因为太过贫穷,且没有任何遮拦算不上要塞,虽然位于燕国、卫国和黎国的正中央,却没被任何一个国家将曾镇划入版图。

  说白了就是个三不管地方。

  因此曾镇刚发生地动时,并没有国家发现曾镇的异样。

  就连曾镇本地人,也因为没见过世面,没认出地动后随处可见的金色石头其实是金矿。

  等曾镇的人对曾镇彻底失望,纷纷去其他地方头投奔亲人,金矿也随之流往各地。曾镇出现金矿的事才被燕、卫、黎国发现。

  三国同时发现这件事,哪个国家都没来得及封锁消息,反而让消息传的沸沸扬扬,几乎整个九州都有所耳闻。

  如今占领曾镇的是卫军,黎军正围在曾镇之外,燕军干脆将用来压赵的军队调动了过去,都对曾镇势在必得。

  宋佩瑜仔细理顺其中的关系,盯着地图半晌,突然道,这个位置,赵国和梁州睿王的军队是不是也能赶过去?

  虽然不接壤,但距离却近得很。

  国与国之间灰色地带的存在,刚好能给赵国和梁州睿王腾出一条通道来。重奕摇了摇头,父皇不会去参与曾镇的乱子,他让我祭祀后等待慕容靖到华山,立刻与他一同返回咸阳。

  宋佩瑜也不懂打仗的事,闻言也不再深究。

  现阶段能避免打仗,休养生息,对赵国来说才是好事。

  宋佩瑜第一次注意到国与国之间的三不管地带,突然有了个绝妙的想法。

  他一直想将香皂和琉璃卖到各国,换取更多的银子,却始终都没找到稳妥的办法。如今看来,国与国之间的缓冲地带似乎是个不错的地点。

  既然没有自己的游商,那就开门做生意,八方来客都接待。价高者得,才是在商言商。

  宋佩瑜边做规划,边对重奕念叨自己的想法。丝毫没注意到重奕看他的目光越来越无语,也没注意到自己在强烈的事业心驱使下,竟然克服了晕车的症状,越来越精神百倍。

  车队在吉日吉时前到达华山范围内,宋佩瑜只休养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