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7)
��,当年父亲要陪皇子去恒山祭祀,母亲专门拿出她嫁妆中的好玉让能工巧匠赶制出平安扣,又送去祈福,让父亲戴在身上保平安。

  一路上父亲为了护着皇子,屡次以身犯险,身上不知道添了多少伤口。

  即使最后的结果差强人意,起码父亲活着回到咸阳与他们当面交代了遗言,连小弟的名字都是父亲亲自留下,女孩叫芳,男孩叫佩。

  无论这次三皇子华山的祭祀结果如何,宋瑾瑜所求不过是宋佩瑜能平安归来。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太子仪仗就从东宫出发。

  穿着太子冕袍的重奕于勤政殿外拜别君父,再受百官之礼,登上车架,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离开咸阳。

  永和帝于城墙上望着太子仪仗彻底走远,忽而感叹,这是朱雀第一次离开朕,独自出远门。

  宋瑾瑜同样久久不能收回视线,轻声道,我总以为我早就将狸奴当成了大人,最近才知晓,无论怎样,他在我这里永远都是孩子。

  中书令闻言也叹了口气,难得露出几分真情实感来,前几日还觉得纪和太过聪明也不好,难免会因为看得太透而小了气量。如今我倒是能盼望着他在外面能更警醒聪慧一些。

  穆侍中神色冷漠,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城墙上正值一片惆怅的时候,突然响起猛男痛哭的声音。

  肃王抬起手臂粗鲁的抹过眼角,利落的转身,不行!我的青鸾吃不了舟车劳顿的苦,我这就将她追回来。

  宋瑾瑜顿时什么伤感都没了,哭笑不得的去抓肃王的衣角,却被带着踉跄的两步,直到永和帝亲自抓住肃王的手臂,宋瑾瑜才得以稳住身形。

  我看你比青鸾更不懂事!永和帝恨铁不成钢似的在弟弟背后山锤了一掌,怒道,今天老实跟在我身边,哪都不许去,晚上就睡在勤政殿。

  等彻底出了咸阳的范围,重奕才换下沉重的冕袍,改成骑马。

  大公主和惠阳县主为了在外面方便,都穿着骑马装。见重奕、宋佩瑜等人都在外面骑马,也都嚷嚷着要出去骑马。

  大公主得不到重奕的回应,就当是重奕同意了,连忙吩咐侍女将她的爱驹牵来,策马跟在重奕身侧。

  此次出行,对于东宫小学堂的人,既可以说是办差事,也可以说是出门游玩。

  从第一次陪重奕去庄子上过生日心就玩野了的众人,只要想到他们已经脱离了咸阳的范围,情绪就异常亢奋。

  弄得负责护卫的郝石心惊胆战,生怕他一个没注意,这些身份贵重的小公子就跑丢了一个。

  随着赶路的日子越来越长,东宫小学堂的人才逐渐发现这和他们想象中的游玩大不相同。

  因为重奕怕麻烦,他们从来都不会在城内停留,大多是休息在驿站。

  自从燕国将翼州的洛阳定为都城后,幽州许多地方就随着咸阳一同落败了下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这些驿站,能不漏风漏雨的谢天谢地了,根本就没法苛求更多。

  重奕对环境的要求不大,对他来说,锦袍华服、软垫金丝只是寻常,粗布麻衣、荒芜陋室亦无不可。也不能理解别人对环境挑三拣四。

  除了大公主提出抗议,重奕会叫郝石和安公公想办法,其他人都只能得到重奕的冷眼。

 &em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