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2)
道,都是我自己身子不争气,不提也罢。殿下那日也吹了风,可有着凉?

  殿下也歇了两天没去学堂,还特意交代老奴去库房找些对症的药材给您送来。安公公坐在金宝端来的凳子上,缓缓说这几天东宫发生的事,前个儿殿下才去上学,这才三天,勤政殿就下了旨意,说天寒地冻行动不便,年前就不必再去东宫读书了,连带着老师们也跟着放了假。

  殿下惦记着少尹,让老奴得空了就来看看您,顺便也让您安心养病,不用惦记上学的事。等您病好了,陪殿下去大朝会还是如之前那般,每三日一次。安公公从袖袋拿出个小小的锦盒,捧在手心递给宋佩瑜,老奴顺便将那日殿下许诺的赏赐也带来了,另两件直接入库,少尹病好些了再去看也不迟,这件却是您如今刚好能用得上。

  宋佩瑜目光放在锦盒上,光是着紫檀木雕花的小盒子就价值不凡,里面的东西还值当安公公这种阅宝无数的人专门提出来

  打开雕花盒子,细腻润泽的白玉在黑色绸布的衬托下越发清亮,被雕刻成山峦模样的玉佩内两道天然青痕更是点睛之笔,为本就因材质价值不凡的玉佩更添几分灵韵。

  这宋佩瑜面露犹豫。

  这样的好玉,就是宋佩瑜见得也不多,哪怕上面没有逾制的标记,也不该流到他手上。

  安公公笑眯眯的将玉佩拿出来放在宋佩瑜手上,长公主偶然得了块难得的玉石,原本是打算给大公主打造一副能见人的头面,没想到剩下的料子浑然天成就是块上佳的玉佩,竟然比费尽工匠们心思的头面更胜一筹,就叫人给殿下送了来。

  殿下见这玉佩触手生温,乃是最养人的暖玉,其气韵也正符合少尹之姿,特意吩咐老奴带来给少尹。安公公还主动保证,少尹放心,长公主向来宠爱殿下,绝对不会因为区区块玉就不满,说不得还要欢喜殿下会关心人了。您只管将这块玉带出去。

  听了这番话,从见到安公公就盼望着加餐的宋佩瑜突然警觉。

  他才不信重奕有心情专门过问要赏赐给他什么,就算真的觉得这块玉佩适合他,也必然是有人在合适的时间给重奕递了话。

  重奕本人只负责敷衍点头。

  最有可能的人选,就是安公公。

  宋佩瑜只当没察觉到异样,从善如流的收下玉佩摆在床头,打起精神应付安公公接下来的问候。

  等到安公公走了,宋佩瑜再想起这件事,仍旧觉得头疼不已。

  不是他自恋,以这个时代的风俗,八成是有人想要撮合他和大公主,才会递出这样的信号。

  这个人可能是长公主,也可能是肃王或肃王妃,甚至可能是永和帝。

  只是撮合的人也没拿定主意,才选择了如此不伤脸面的做法。

  将玉佩放回紫檀木盒子里,让金宝拿去给宋瑾瑜看。宋佩瑜终于如愿以偿的吃了顿饱饭。

  入睡前金宝从大房回来,将装着玉佩的盒子又递给宋佩瑜,家主说既然是殿下的赏赐,您收着就是,戴与不戴全凭您的心意。

  宋佩瑜眉目舒展开,摆了摆手,轻声道,登记入库,将来肃王府有喜事,提醒我还有这么个物件。

  金宝点头应是,见宋佩瑜没有其他交代,才无声退出房间。

  又过了几天,宋佩瑜始终没再发热,总算是得到了柳姨娘的允许,饮食恢复了正常。

  难得有闲暇时光,宋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