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4)
emsp;沈约没拒绝,但是现在不是吃饭的时候, 他带着方云熙一路打听着, 朝相中杏花的那家人去了。

  媒人给杏花说的这户人家姓姚, 也确实如她所说,这家人在县里有个铺面,做的是布料生意,日子过得还不错。

  这次说给杏花的是姚家的老幺姚三郎。这姚三上面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 不过皆已成婚,大哥接管了家里的布料生意, 跟在父亲身后管理铺子, 姚三则读了几年书后, 去一个酒楼做了账房先生。

  从自身条件来说, 这姚三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良配, 如果沈约没有考中秀才,这种好事大概也轮不到杏花,但外在条件归外在,居家过日子还是要看人怎么样, 没见到人之前, 一切还有待商榷。

  两人商量了下,然后就分头去姚家布庄两侧的铺子里, 去打听姚三的为人。这人怎么样,周遭住了十几年的邻居是最清楚的。

  打听了一圈下来,结果他们意外的发现在周边邻居的嘴里,这姚三郎的名声还真不错,乐于助人,待人温和有礼,从没见他与旁人急过眼之类的。

  连方云熙都不由得夸赞道,听着这姚三,人确实不错哈。

  沈约没做评价,想了想径直带方云熙去了雇佣姚三的福来酒楼。

  这个福来酒楼算是县里规模最大的酒楼了,前不久应该刚刚翻新过一次,从外面看着还簇新簇新的,十分的气派。即使是早上,酒楼里也坐了三三两两的人,看得出来生意不错。

  沈约带方云熙进去,找了个视线隐蔽的角落坐下,然后就在柜台后看见了他们要找的那个姚三。

  这姚三郎年约二十,长相较普通人来说,还算出众,可能因为读过几年书的原因,气质也斯斯文文的。

  趁着早上客人不多,他就在柜台后面扒拉算盘算账。

  店里的小二给两人倒上热茶,然后热情的问两人要吃些什么。

  沈约要了一碟花生米和两碗牛肉面。

  方云熙今天穿的一身素锦白袍,他喊住了要走的店小二,偷偷往他手里塞了一小块碎银子,低声说自己有点事情想和他打听。

  沈约看了他一眼,没有阻止。

  小二捏了捏手里的银子,赶紧塞进袖子藏了起来,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忙殷勤的弯下腰,压低了声音道,客官,您想问什么?小的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方云熙一手遮挡住嘴角,朝小二低声道,我想和你打听下你们酒楼的姚三郎。

  小二听见姚三的名字,脸上明显划过了一丝迟疑,但是到底舍不得到手的银子,这可是相当于他大半个月的工钱,想了想,还是问道,您想问哪方面?

  方云熙咳了咳,看了看对面正端起茶杯喝茶的沈约,冲着小二道,人品方面。

  姚账房可是个好人,为人最公正不过了,自从他来了之后,这酒楼的账就再没出过错,掌柜的也非常喜欢他,月钱比我们高三倍不止,甚至比以前的老账房都高。后面提到月钱,大概是小二心里发酸,自动自发说的,但总的听下来,确实还是不错的评价。

  长得好,月钱高,有一技之长

  这和姚家街坊邻居那里打听到的,相差无几。

  方云熙有些失望,心想这钱算是白花了,但是心底也悄悄松了口气,想着这人好,才是最重要的。

  沈约将视线从小二的身上移开,又去看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