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
  他在这转来转去,身上还背着行囊,不多时就有一个带着红袖章的和善大婶过来:大郎可是来抄书的?往前走那巷子拐过去,一条街道都是卖笔墨纸砚的。

  陈宫连忙行了一礼:阿媪,我是来等人的。

  哦,若是和人约好了听学,就去那红亭子那登记,大婶指点道:若是等人下学,就去长廊那坐着,不能堵在门口哩。

  陈宫答应着,也不好堵在门口,便继续逛下去,见许多人簇拥在一皇榜前面议论纷纷,都是些读书人的模样,有的人语气高昂,似乎争论些什么。

  凑近一看,却是见那榜上写着大大的四个字招聘启事,招聘洛阳门学的博士、讲师和先生(相当于现代的教授、讲师和普通老师)。下方是十道考题,排名在第一的考题,赫然是汉初驰商贾之律论。再往下写的便是薪资待遇了,如今这些职位都没有官职,但待遇却极好,除了令人尊重的地位、优渥的待遇、皇室的藏书阁里的孤本都可以随意借阅。

  这些读书人争论的就是解题的思路。陈宫静静听了一会儿,就去了阿媪说的笔墨纸砚一条街,寻思着写封家书。这条街道也是极为热闹,不仅卖笔墨纸砚,还卖书。有些没有钱的读书人,便在那书坊蹭些书看。

  其中有一间洛阳书坊盖得极为高大,足有三层,一层由三四间大屋打通,十分宽敞,屋子四周墙壁上摆满了精美的书籍,中央有数十张书桌,书桌旁则摆着长凳。

  陈宫心下不悦:这种清净之地,岔开腿坐着,也太为不雅了吧。仔细一看,却见那些坐着的人并没有露出不雅观的地方,原来裤子自从在文武百官中推行以来,已经在民间风靡起来。文人雅士会在袍子里面穿一条打底裤,而民间百姓见洛阳服装厂短褐和粗布麻裤卖的比布匹还便宜,置办新衣的时候便都去那买了。

  正好有些口渴,陈宫便进了二楼的雅座。小二立即将煮好的茶水、香软的桃花糯米糕、瓜子花生端了上来。陈宫落座后却向后方道:这位兄弟,为何不出来一叙?

  楼梯阴影处那人走了出来,讪笑道:先生好眼力,在下守城人,见到路引便认了您出来,我家老爷等您入京许久了。

  不知你家老爷何人?陈宫心念急转,心中闪过几人的名字。

  守城人:小人也不知,只是上头这样交代下来的,请您稍安勿躁,吾等已将您的消息汇报上去。

  劳烦回报,陈宫会在洛阳客栈恭候大驾。

  第19章 兴办夜校

  陈宫识人的方式和识势的方式一样简单粗暴,很在意主公自身的勇猛果敢,虽然用兵精巧、擅长决断,但比不上戏志才、郭嘉和荀彧这种超一流的谋士。

  刘协此时分身乏术,倒是不忙去见陈宫,只让荀攸带了调任陈宫为大理寺少卿的诏书过去。

  大理寺掌刑狱案件审理,大理寺少卿是大理寺卿的副职,也就是现代意义上最高法院的二把手。陈宫虽然并非王佐之才,但性情刚直,足智多谋,这个职位刚好合适。

  入夜后,陈宫在洛阳客栈等来了洛阳京兆尹荀攸。

  陈宫亦是当时名士,且与荀攸神交已久。

  荀攸带了美酒,两人执手侃侃而谈。谈及曹操和那句料事如神的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荀攸却是不知其事。

  这难道那送信给我的神秘人,是令叔所派?

  那信头是否有抹不去的红头,颜色似朱非红,却又并非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