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5)
r />
  披着红色斗篷那位声音里带了几分笑意,调侃道:那好像是你的未婚夫,这也能碰上,你们两个还真是有缘分。

  另一个女子没说话,只点一点头,那女子又接着道:不过他似乎并不想娶你,要跟你退婚呢。

  旁边的惟帽下传出一声清稚的笑声,好啊,我等着他来。

  风吹起她的惟帽一角,只见得一点雪白莹润的肌肤。

  有点傻。

  不知是谁又笑着感叹了一句,声音很轻微,不等听清就已散在了风里。

  计划没有变化快,从华严寺回来没几天,沈清疏就听说林大人没有留在京城,他改任苏州府知府一职,已经带着家眷上任去了。

  好吧,这下她也没法登门拜访了。

  相隔千里,这婚约只能继续拖着,再相见,可能得三年以后了。

  好在当今朝廷规定的最低结婚年龄是十八岁,她还有充足的时间去解决。

  不过一般大户人家的子女,十五六岁就会议亲。翻过年,比她大两岁的沈佩璃也及笄了。

  这天晚膳撤席之后,老刘氏也没避着沈清疏,对着沈佩璃和蔼地笑道:璃儿,祖母已经给你相看了几户人家,你听听看有没有中意的。

  之前提过,也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沈佩璃红着脸,害羞地点了点头,旁边的沈清疏也跟着竖起了耳朵。

  老刘氏用清水漱了漱口,清清嗓子道:这第一人是都察院王大人的嫡次子,今年十六岁。王大人是正六品经历,只有一个嫡妻,家里人口简单,家风清正,他的长子就一直没有纳妾,次子品行甚佳,你嫁过去应当也不会有什么龌鹾事。

  第二人是东平伯的嫡幼子,今年十五岁,很得东平伯宠爱。那孩子我看了,长得也好,我们两家也算是门当户对,嫁过去不会受什么苦。

  第三人是翰林院郭大人的嫡长孙,郭大人是从五品侍读学士,为官多年,人脉广阔。这孩子跟你弟弟一样,也在读书,就是之前耽误了,年龄大了点,已有十九岁。

  老刘氏说完,沈佩璃害羞得头都抬不起来,她绞着帕子,声如蚊呐,我没有意见,全凭祖母做主。

  祖母,我觉得不行,沈清疏在旁边听着,越听越想皱眉,这几个人选她都不太满意,插话道:东平伯府那个小子,我也是遇见过的,他小小年纪,贪花好色,已经有好几个通房了。父母再娇惯他,他上面也还有两个哥哥,不可能让他继承爵位,倘若以后分家了,这不就是个废物点心吗?

  郭大人的孙子,十九岁了连个童生都还不是,他名为读书,实际游手好闲,心思根本不在这上面。等郭大人退了,他没有一技之长,难道要靠姐姐的嫁妆养家?

  王大人的次子我没有见过,但听说王大人是农家子出身,有一大家子靠他接济,家里过得很是清贫,姐姐好歹也是伯府的嫡长女,锦衣玉食的养大,嫁过去能习惯吗?难道就没有更好的人选了?

  沈清疏平日里并不喜欢对别人品头论足,但这会儿她的心是偏的。

  老刘氏和何氏对视了一眼,齐齐叹了口气,老刘氏苦笑道:疏儿,你有所不知,你父亲去了以后,朝堂之上,就没了诚意伯府的人。这么多年,孤儿寡母的,爵位空缺,伯府上下全靠我这张老脸撑着,那些有权有势、子弟优秀的人家,也看不上咋们啊。幸得你爹在时,还给你订了一门亲事,不然,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