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七十年代当爽文女主 第14节
��

  别说她,她爸长这么大也总共就来了两次。

  不过既然来过,陆爸肯定对县里还是有一点认知的,在问了一个路人方向后成功找到了县高中,为女儿报了名。

  县高中的住宿环境比红旗中学好很多,除了县城里的学生,其余的各个公社的人都是住宿。

  食堂跟中学一样,两种吃饭方式,每餐给钱或者提前提供自己粮食。

  这次没得选了,肯定是带粮食过来。

  开学前一天,陆柔嘉整理了自己要带去高中学校的东西,坐着大队借来的拖拉机去了学校。

  因为很多学生都距离学校比较远,所以在开学前一天学生就可以到学校放置东西和休息,第二天起来就直接上课了。

  高中跟初中的学习氛围又不一样,初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混日子的,而县高中,她所在的这个班级没有。

  才开学第一天,陆柔嘉走进教室,已经做了一半的人了,他们自觉的拿着书看,不是课本书,课本书还没发,是他们自己带的书。

  一眼望去,他们手里拿的不是什么语录,就是一些名著,都很认真的在读,陆柔嘉表示受教了,严肃着脸找位置做好。

  拿出她之前从废品站淘的那本疑似恢复高考的资料书《代数》翻开看。

  上课铃响了,班主任也到了。

  介绍了自己之后,就要求大家依次到讲台做一个自我介绍。

  从位置的顺序排,第一个女孩子很害羞,简单说了自己名字就下来了。

  之后的人也都是不是外向的人,基本就说了自己名字和住址年龄之类的。

  直到一位学生打破,“我叫刘向东,我对飞机感兴趣,我的目标是以后给祖国造飞机,造出全世界最强的飞机,为了这个目标,我今后会不懈努力,刻苦钻研,为祖国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好!这个目标非常好。”班主任欣慰地鼓励。

  就此开始,接下来的自我介绍听得让陆柔嘉十分感动,这个时代的人们啊。

  也让她开始思考,她来到这个时代,能为这个国家做些什么呢?一个普通没有天赋的人。

  “好,周爱国同学加油!”听到班主任的鼓励,看着讲台的同学明显更激动了,神情也更坚毅,陆柔嘉想,她好像知道自己以后该走什么路了。

  第21章 感动

  因为考试成绩是全县第五名,还是底下公社中学的学生,不是县中学这个师资力量全县最雄厚的学校,陆柔嘉和另外那位考了全县第三名的另一个公社的同学受到了老师的关注。

  在选班干部的时候,陆柔嘉被班主任安排成了数学课代表,因为她这次考试三门中数学考的更好;那位第三名成了学习委员。

  第一名是班长,第二名是副班长,几乎所有班干部都是按照成绩排的,毕竟老师不了解学生,只有按成绩排最公平合理了。

  座位也是一样,按照学生中考成绩的先后顺序。

  这一届的学生不多,因为没有了高考,一般只有工人的子女会读到高中,接替他们的岗位;农村人是少有会读的,读了也找不到工人的工作。

  全县只有这一所高中,考上了的将近两百人,但报名的人也只有百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