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廷辩(下)
��”

  听得乐天之言,丹墀之上的徽宗赵佶立时间哭笑不得,对于办报之事自己尚未开口,乐天便为自己准备了偌大的一顶帽子,若自己真的将这报纸停了,这偌大的帽子真的就坐实了。

  看到乐天为天子挖了一个大坑,朝中一众大臣哭笑不得之余,在心中也是惊叹,乐中书就是乐中书,在朝堂上表现出战斗力比之从前更是强悍。

  看到乐天仅凭一人之力,将一众御史压在下风,白时中不得不出班指谪乐天,道:“乐中书,你这是在劫持圣意!”

  童贯虽然早就看不惯乐天,但在旁边细观知道在斗嘴上,自己绝不是乐天的对手,冒然出言定然会身后其辱,再说自己属于武臣一类的角色,实不便与乐天这等文臣耍嘴皮子。

  做为一众御史的后台,而且自己是自己这一党里级别最高的文官,白时中自然要出面了。

  “劫持圣意?白大人为下官扣了好大一顶帽子!”乐天闻言挑眉,又言道:“白大人出身于科举,怎么见识却如同荫封赐下的进士一般!”

  “你……”被乐天当面说成见识浅薄,令白时中气恼却又说不出话来。

  荫赐的进士出身,在学问与见识上自然比不上正经的科举进士,连同身份与是低的很。事实上乐天也是赐下的进士出身,但乐天是在琼林宴上得到徽宗当场考较的,而且乐天才名在外,所以没有人敢拿乐天的出身说事,甚至在所有科举进士的眼中看来,乐天这个出身与正牌进士毫无二致。

  “陛下!”没理会白时中,乐天向丹墀之上施了一礼,又转身向朝中文武百官拱手,道:“朝中的诸位大人,乐某虽然才疏学浅,但却知堵塞言路与国家兴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听乐天这般说话,徽宗赵佶与百官皆是凝神屏息听乐天说下去。

  乐天言道:“自先秦、两汉、汉末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华夏于隋代开言禁,终隋朝文皇帝一世,百姓可以畅谈无阻议论国事,百官可以直谏皇帝过失,这是华夏历史上破天荒、也是第一次言论自|由时期,没有一个文臣是在隋文帝在位时期因为议论国事而杀头,没有一个百姓因为品谈政治而受牢狱之灾。

  隋朝文皇帝不但光明磊落允许百官直言皇帝过失,还担心百姓遭官员欺压敢怒不敢言,允许百姓直接上|访向皇帝伸冤奏官员不法情事,每次百姓告官,隋文帝都是站在百姓一边,凡察属实情无论被百姓所告官员品级有多高、与皇帝关系有多亲密,一律秉公办理严惩不贷。

  而且隋文帝还是中国皇帝首创百姓直接上殿告御状第一人,鼓即位初年,乃诏:‘申敕四方,敦理辞讼。有枉屈县不理者,令以次经郡及州,至省仍不理,乃诣阙申诉。有所未惬,听挝登闻鼓,有司录状奏之’。”

  隋代的历史,朝中大臣心中皆是知晓,于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皇帝申诉,便是隋文帝的发明,本朝登闻鼓制亦是延袭之。

  说到这里,乐天瞟了一眼那些上疏御史,冷笑道:“隋朝文皇帝驾崩后,炀帝何曾效行文皇帝之行,《隋史》数百言皆言其弊,短短的十四年间隋之国祚便断于其手,尔今汝等身为御史谏台,却不思忠言劝谏君上,只为完成每月任务而应付差事,于小节之事纠弹百官,却不敢明谏天子,实乃徒耗国帑米粮,为人臣所不齿也!”

  虽然乐天将话说得很是平淡,然而听在一众御史耳中却是心中难受到了极点,肚子里更是有苦说不出的委屈。

  朝中下下谁不知道谏台是个难做的活儿,自唐后藩镇之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