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乐大人是个好官
p;要知道乐大人从来不是一个安份的人,刷政绩己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花样更是百出,就在这七万贯钱刚刚凑齐之际,先是写了几块牌匾命人吹吹打打的送到了几位员外家里,随即又在县衙门前又贴出两张告示。
第一张告示无非是用来打酱油的,用来表彰本地士绅踊跃捐献的,看不看都没什么意思;第二张告示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上面清楚的写着日后修堤时,每笔钱财的用处明细去向都会一一写在县衙门前的告示上,让钱塘百姓看个明明白白,用乐大人的话来说这叫财务公开,有让百姓监督之意。
在这个时代,政|府财务公开是不可想像之事,使得两浙路官场一阵哗然,似乐大人这般财务公开,日后这些人还怎么捞取灰色收入。
然而乐大人此举,莫说是钱塘百姓,便是那些原本捏着鼻子认捐的钱塘士绅商贾,也不由的为乐大人叫了声好,又道天下官员若都如乐大人这般,大宋何愁不国富民强。
然而令钱塘百姓惊喜,又令两浙路官员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只见又过了一日,县衙门前再次贴了一张告示,前面冠以《神童诗》三字,其意如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这一次终于有人看出来乐大人是抄袭了,其中有几句是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甚至这“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两句,出处更是有名有姓,乃是本朝观文殿大学士汪洙所做的劝学诗。
不要忘了汪大学士的父亲汪元吉可是曾在明州府做过司法参军的,这汪洙自幼在明州长大,距离杭州不远,而汪大学士年幼就有神童之誉,在两浙路几乎被传为神话,汪大学士的这两句劝学词,杭州人又怎么不知道。
抛去这些再向下细看这张告示,钱塘百姓们就会拍手叫好,还要说乐大人抄得好抄得妙了,因为在告示上分明写着本县王员外、白员外等五人愿各捐二百亩上等良田共计一千亩做为学田之用,学田收成用于奖励县学上等生员;另,县衙欲在本县建启蒙学堂数所,请教书先生免收束修,用教化乡梓儿童,由县衙免费提供书籍,其中所用也从学田所得中支取。
二十一世纪的义务制免费教育提前九百年实现,这对广大贫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县衙发放禀粮与品学兼优的生员,县学的生员们震动了;钱塘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钱塘广大低等收入百姓震动了。
钱塘县修钱塘江堤,乐大人未动用寻常百姓分毫,如今又为县学生员发放禀粮,全县实行免费启蒙教育,立时不止是钱塘全县,连同杭州府也震动了,这不是空口无钱的好听话,而是乐大人实实在在的施惠于民。
大宋的地方官里有乐大人这般理想的大有人在,然
第一张告示无非是用来打酱油的,用来表彰本地士绅踊跃捐献的,看不看都没什么意思;第二张告示可就有些意味深长了,上面清楚的写着日后修堤时,每笔钱财的用处明细去向都会一一写在县衙门前的告示上,让钱塘百姓看个明明白白,用乐大人的话来说这叫财务公开,有让百姓监督之意。
在这个时代,政|府财务公开是不可想像之事,使得两浙路官场一阵哗然,似乐大人这般财务公开,日后这些人还怎么捞取灰色收入。
然而乐大人此举,莫说是钱塘百姓,便是那些原本捏着鼻子认捐的钱塘士绅商贾,也不由的为乐大人叫了声好,又道天下官员若都如乐大人这般,大宋何愁不国富民强。
然而令钱塘百姓惊喜,又令两浙路官员瞠目结舌的事情一桩接着一桩。只见又过了一日,县衙门前再次贴了一张告示,前面冠以《神童诗》三字,其意如下: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学乃身之室,儒为席上珍;君看为宰相,必用读书人。
莫道儒冠误,诗书不负人;达而相天下,穷则善其身。
遗子满赢金,何如教一经;姓名书锦轴,朱紫佐朝廷。
古有千文义,须知学后通;圣贤俱间出,以此发蒙童。
这一次终于有人看出来乐大人是抄袭了,其中有几句是隋唐乃至南北朝时期的诗歌,甚至这“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的两句,出处更是有名有姓,乃是本朝观文殿大学士汪洙所做的劝学诗。
不要忘了汪大学士的父亲汪元吉可是曾在明州府做过司法参军的,这汪洙自幼在明州长大,距离杭州不远,而汪大学士年幼就有神童之誉,在两浙路几乎被传为神话,汪大学士的这两句劝学词,杭州人又怎么不知道。
抛去这些再向下细看这张告示,钱塘百姓们就会拍手叫好,还要说乐大人抄得好抄得妙了,因为在告示上分明写着本县王员外、白员外等五人愿各捐二百亩上等良田共计一千亩做为学田之用,学田收成用于奖励县学上等生员;另,县衙欲在本县建启蒙学堂数所,请教书先生免收束修,用教化乡梓儿童,由县衙免费提供书籍,其中所用也从学田所得中支取。
二十一世纪的义务制免费教育提前九百年实现,这对广大贫民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县衙发放禀粮与品学兼优的生员,县学的生员们震动了;钱塘县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钱塘广大低等收入百姓震动了。
钱塘县修钱塘江堤,乐大人未动用寻常百姓分毫,如今又为县学生员发放禀粮,全县实行免费启蒙教育,立时不止是钱塘全县,连同杭州府也震动了,这不是空口无钱的好听话,而是乐大人实实在在的施惠于民。
大宋的地方官里有乐大人这般理想的大有人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