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陈知县的苦恼
�记载了上古以来发生的大小战伇,蕴含了丰富的军事技巧,这些国家的军事实力己经超越了大宋,再让他们将兵法学了去,大宋岂不危矣。
对于朝廷的这项举措,乐天不禁嗤之以鼻。在蔡州无事时与木捕头闲聊时,乐天就知道自大宋开国至今,与契丹、吐蕃、西夏早己互派间谍,早己相互将地形地貌绘制成册了,而且窥探对方的内政靠的是实际观察,什么地图、地方志又起得了什么作用。
第二日,申时过半乐天与学正告了假,手拿地图向汴梁内城行去,顺外御街过了龙津桥再入朱雀门进入内御街过了州桥,沿汴河大街向角子门附近行去。
御史台署与当年包龙图坐镇的开封府毗邻,说起来大宋这御史台署也颇有些意思,御史台署衙门按例和其他官署衙门坐北向南不同,而是坐南向(面)北,成了真正的“南衙”。
寻到了陈御史的住处,乐天敲开了门,那开门的下人乐天倒也认的,是当初在平舆时陈知县留在身边使用的家里下人。
那家人让乐天在门外稍做等待,按现在的级别来说,陈御史也算是副厅级的干部,自然要拿些架子,那家人回去通报了之后,才将乐天带进了屋里。
与当初在平舆时相比,陈御史显得落魄了许多,在平舆做知县时陈大人出入前呼后拥,有衙伇仪仗轿夫,人人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知县大老爷,如今陈御史的住处与乐天在平舆的老家一般,三间正屋前面两间厢房,看模样还是临时租来的。
看到陈御史这般模样,乐天真怀疑陈知县是不是被朝廷明升暗降了。不过一想在七品八品多如狗,三品四品满街走的帝都汴梁城,陈御史这般的待遇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陈御史现在腰里挂着地方官没有的牙牌。
虽说乐天眼下是太学生的身份,但乐天曾经(包括现在也有)也是有过七品武官官身,而且是与国有大功的,二人见了礼客套了几句,便分宾主落座。
“见本官这副模样,是不是与被贬了官一般?”陈御使苦笑。
乐天陪笑道:“地方官虽然前呼后拥的风光,却哪里有京官这般清贵,陈大人日后前途无量。”
“你当本官真的是升官了?”陈御使叹道。
“谁都知道御史清贵,大人又何必叹息。”乐天劝道,心中却是惊讶,以陈知县以前那副在自己面前矜持的模样,能这般叹息,自然是遇到了棘手的事情,或是在京中为官十分的不顺。
陈御史苦笑道:“这御史清贵是清贵,那要看在什么时候做这御使。”
陈御史的话只说了一半,下面的却不好开口再说。
说实在的,御史这活计真不好干,御史的主要职责是纠弹百官,特别是御史谏官可以“风闻弹事”,也就是说御史谏官听到了某官某事,没有实据,也可以弹劾,即使弹劾错了,也不追究责任。
说白了,自宰相到从九品乃至末入流的小官,都是御史弹劾的对像,如此一来,招致台谏官与宰相、百官关系的紧张,形成敌对的两大阵营。当然也有些官员会迎奉御史脸色行事。
乐天心中清楚,便是在君贤臣清的时候,御史也是十足难干的得罪人差事,眼下朝政被六贼及其党羽所把持,朝廷风气坏到了极点,陈御史这官更不好做。
其实,在陈知县敕书到达平舆的那一日,乐天心中便心中有数。
陈知县叹气,说起了旧事,“建中靖国元年,本官伯父曾任右正言,后升为左司谏。御史龚尖弹劾蔡京,被蔡京一堂驱逐出
对于朝廷的这项举措,乐天不禁嗤之以鼻。在蔡州无事时与木捕头闲聊时,乐天就知道自大宋开国至今,与契丹、吐蕃、西夏早己互派间谍,早己相互将地形地貌绘制成册了,而且窥探对方的内政靠的是实际观察,什么地图、地方志又起得了什么作用。
第二日,申时过半乐天与学正告了假,手拿地图向汴梁内城行去,顺外御街过了龙津桥再入朱雀门进入内御街过了州桥,沿汴河大街向角子门附近行去。
御史台署与当年包龙图坐镇的开封府毗邻,说起来大宋这御史台署也颇有些意思,御史台署衙门按例和其他官署衙门坐北向南不同,而是坐南向(面)北,成了真正的“南衙”。
寻到了陈御史的住处,乐天敲开了门,那开门的下人乐天倒也认的,是当初在平舆时陈知县留在身边使用的家里下人。
那家人让乐天在门外稍做等待,按现在的级别来说,陈御史也算是副厅级的干部,自然要拿些架子,那家人回去通报了之后,才将乐天带进了屋里。
与当初在平舆时相比,陈御史显得落魄了许多,在平舆做知县时陈大人出入前呼后拥,有衙伇仪仗轿夫,人人见了都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知县大老爷,如今陈御史的住处与乐天在平舆的老家一般,三间正屋前面两间厢房,看模样还是临时租来的。
看到陈御史这般模样,乐天真怀疑陈知县是不是被朝廷明升暗降了。不过一想在七品八品多如狗,三品四品满街走的帝都汴梁城,陈御史这般的待遇也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陈御史现在腰里挂着地方官没有的牙牌。
虽说乐天眼下是太学生的身份,但乐天曾经(包括现在也有)也是有过七品武官官身,而且是与国有大功的,二人见了礼客套了几句,便分宾主落座。
“见本官这副模样,是不是与被贬了官一般?”陈御使苦笑。
乐天陪笑道:“地方官虽然前呼后拥的风光,却哪里有京官这般清贵,陈大人日后前途无量。”
“你当本官真的是升官了?”陈御使叹道。
“谁都知道御史清贵,大人又何必叹息。”乐天劝道,心中却是惊讶,以陈知县以前那副在自己面前矜持的模样,能这般叹息,自然是遇到了棘手的事情,或是在京中为官十分的不顺。
陈御史苦笑道:“这御史清贵是清贵,那要看在什么时候做这御使。”
陈御史的话只说了一半,下面的却不好开口再说。
说实在的,御史这活计真不好干,御史的主要职责是纠弹百官,特别是御史谏官可以“风闻弹事”,也就是说御史谏官听到了某官某事,没有实据,也可以弹劾,即使弹劾错了,也不追究责任。
说白了,自宰相到从九品乃至末入流的小官,都是御史弹劾的对像,如此一来,招致台谏官与宰相、百官关系的紧张,形成敌对的两大阵营。当然也有些官员会迎奉御史脸色行事。
乐天心中清楚,便是在君贤臣清的时候,御史也是十足难干的得罪人差事,眼下朝政被六贼及其党羽所把持,朝廷风气坏到了极点,陈御史这官更不好做。
其实,在陈知县敕书到达平舆的那一日,乐天心中便心中有数。
陈知县叹气,说起了旧事,“建中靖国元年,本官伯父曾任右正言,后升为左司谏。御史龚尖弹劾蔡京,被蔡京一堂驱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