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一冷一热
�堂的规矩办事!”

  乐天心中立时有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听翁学正这意思,是要按季剪羊毛,一年四季便是四次考试,自己就要送上四次好处,若不然只能黜为不及格。

  北宋连读书的地方都这么黑,天下间还有什么地方不黑。

  到了州衙当差,没了平舆的那些进项好处,维持这么一大笔开销,自己岂不是要去喝西北风,乐天心中闷闷不乐。

  出了学署己时至黄昏,乐天本想趁夜去拜访叶知州的,花些银钱向内堂门子打听,才得知叶知州出城巡视了,只好做罢。回到县衙吏员官舍,度过自己到州衙当差的第一个夜晚。

  第二日,州衙大堂旁边的卷檐屋里,乐天正式的上了差,也算是在新同僚面前正式亮了相。那工房主管押司官姓余,与乐天二人互相见了礼,不冷不淡的应了两句,也便没了其它什么话语,其他工房一众吏员也只是打个招呼,便各自伏在桌案上各忙各的。

  看情形,乐天知道显然自己是受了同僚的冷处理。

  刚到府衙工房,乐天不熟悉什么事物,那余押司官也便不分配乐天什么公事干。

  在平舆自打进入县衙做事,乐天除了县衙三大老爷外,何时曾受过别人节制。当捕快、做贴司,背后有大靠山陈知县,又有姐丈为自己撑腰,乐天连六房押司都不曾放在眼中,眼下真的体会到在人屋檐下的滋味。

  按理说乐天的身后有着新的大靠山叶知州,可惜大宋朝讲求官员相互掣肘,知州的一张政令都需要通判、判官(签判)三人签署才能施行,叶知州的权力被削弱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更不要问还有录事参军可查知州大老爷的账。

  由此可见,乐天虽是叶知州的人,但在州衙里并不受人待见。

  相比之下,乐天觉得叶知州这一州主官,当得还没有陈知县威风。

  伏在案上发呆,乐天望着窗外天空飞鸟飞过,望着被秋风拂过一片片落在地上的树叶,心中怀念着在平舆风光时的日子。

  “乐先生!”就在乐天无聊之际,那守门的外堂门子走了进来,露出一副笑脸道。

  “何事?”乐天无精打彩的问道。

  “有人给先生送来张帖子,请先生晚上赴宴!”那门子说话间,将一张帖子递了上来。

  接过帖子打开,乐天目光扫过,问道:“这西关的李媚娘是谁?”

  “先生不知道西关的李媚娘?”传话的外堂门子一脸惊诧。

  听到这门子的话,坐在乐天对面桌案上奋笔直书的书吏停下笑声,抬头好奇道:“西关的李媚娘,那个夜宿一晚要十多贯钱的李媚娘?”

  “正是!”那门子应道,眼中露出又是猥琐又是无奈的目光,叹道:“小的一年的工食银,也不够在李媚娘那里留宿一夜!”

  另一个吏员笑道:“算了罢牛二,你虽然工食银少些,那门规钱也不少拿,没了门规钱,谁使用的动你来传信!”

  没有理会两个吏员的戏谑,门子牛二向乐天问道:“乐先生,您去还是不去,门外的婆子还等着小的回话呢!”

  “乐先生!”未待乐天说话,又有门子一路小跑来到工房,一张脸笑的如同老菊|花般灿烂,呈上张大红帖子说道:“这有人送与您的帖子!”

  乐天接过帖子,翻开瞄了一眼:“师盼儿又是哪家的娘子?”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