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TC+2 30°E 摸到银幕的光
  <h2 class=”text-title-2aa”>

  摸到银幕的光

  </h2>

  从《长城》到《解忧杂货店》

  第一次参与拍摄的电影是张艺谋导演的《长城》,印象很深刻。

  直到拍摄前一天,我才拿到剧本。虽然戏份很少,但我还是很紧张,想象明天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一遍遍地看那些台词。我的角色是一个小皇上,我为此还看了一些影视剧的相关片段,看人家是怎么演的,琢磨自己明天应该怎么做。

  第二天,一进片场,映入眼帘的全是人,起码有上百个,中国人和外国人都有。当时内景已经搭好了,是皇宫的布置,富丽堂皇。我一上去就木了,看到台下黑压压的人,四肢都很僵硬。张艺谋导演跟我讲,待会儿要怎么表演怎么做,我一直点头应着好,其实心里还是不够有把握。

  开拍了,张艺谋导演说:试一遍。我就想,硬着头皮上吧,先试一下看有什么问题,待会针对着再调整。我就按前一天想的和导演开拍前的指导演了一遍,觉得还好,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张艺谋导演又过来教我怎么更好地诠释,告诉我你这里演得还可以,某些地方需要改一下。这些话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让我觉得心安。本来总感到有些心悬,没有着落,听完他的指导也就清楚了不少。

  参加《长城》的拍摄,可能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点。其实当时对影视这方面并没有那么多自信,拍戏这件事对我来说太陌生了,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是真正地体验过才对影视慢慢有了兴趣。拍摄结束后,张艺谋导演跟我说,你去报考北电的表演系吧。当时受到很大很大的鼓励,也认真考虑了这个建议,觉得自己确实对表演有兴趣,通过《长城》的拍摄,也头一回真切感受到了表演艺术的魅力。我想系统地去学习“演戏”这件事情,所以后来报考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表演系。我的看法里,艺术是相通的,而且音乐和演戏这两件事都是我想去努力学习、努力做好的事情,它们就像我的左膀右臂,对我来说都很重要。

  不过,当时确实因为缺少经验,专业训练也比较欠缺,在《长城》里我的表现不够好。入学后,系统学习了很多表演专业的知识,渐渐有了更多经验。等到拍摄《解忧杂货店》的时候就相对自信了一些,心态也不再那么慌。接受采访的时候,经常会被问道:

  “最想挑战的角色是什么?”我会回答:“下一个角色。”

  下一个,再下一个,是未知,但也意味着会永远走下去。留在安全区也许确实是舒服的,但一直这样下去难免故步自封。我也在试着不断迈出安全区,尝试更多的东西,突破自己。

  <span class=”zhonghei”>

  那个院子在我六年级时被拆了,

  </span>

  我和它最后一次相见也已经隔了许多年。但其中的一草一木,以及在那里度过的幼年时光,我却到现在都记得清清楚楚——里是我内心深处的乐园。

  other.d.ireader/group8/m00/46/82/wkghhluitekeku28aaaaaj22zjc338917209.m4a?v=ymax2nqn&t=wkghhluitee.” zy-cover-pic=”../images/t1.png”>

  </audio>

  还有回家途中的月光,隔了很多年,总是悠悠地照进如今的生活中来。

  <span class=”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