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齐夸崔二郎
/>
霎时间,林知祥从一个待人和气谦虚谨慎的小老头,变成了一个目露凶光择人欲噬的猛兽!
要知道做海商,上要与天斗。
一旦天公不作美,可能降下狂风暴雨,让船只倾覆;可能风力不足,让船只整年漂泊海上,无法到达目的地。没有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干不了这一行。
中要与海盗斗,海上没有王法,没有秩序,真遇上了也只能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你不杀人人就要杀你!
下要与暗礁斗,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什么时候稍一大意,就是船毁人亡之局。
林知祥战天斗海杀海盗,都战了几十年了,又岂是什么善男信女?
此时林知祥脸一沉眼一瞪,直吓得张群利下意识地噌噌后退数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老头得理不饶人,高声道:“老夫刚才听说了,你是对崔长史不满,觉得他不配上三楼?那我把就崔长史的事迹就说出来,让你佩服佩服。”
然后,林知祥简要地把崔耕发明木兰春酒,抢回祖业,又当上县尉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番话,语气平淡,简明扼要,惜字如金。
既无半句废话,更无一点毫无夸张之词,但越是如此,越显得林老头所言真实不虚。
崔耕听完了不由得暗暗心惊:林老头你对我也太上心了吧?怎么对我的事知道的那么清楚?我知道你们林家势力大,但干点啥都好,非琢磨我干啥?
其实他还是妄自菲薄了,在林知祥的心目中,崔二郎已经成为泉州最值得重视的官员之一。年不过二十,不是凭借祖宗余荫就官居七品。泉州历史上几百年也没出一个啊,他不值得重视还有谁值得重视?
至于其他听众,大部分只知道崔耕从清源县尉到折冲府长史的关键一跃,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听林知祥讲了崔耕的过往,看他的眼光顿时不同。
林知祥最后道:“张群利,如果易地而处,你能做到崔二郎的一半?这样的人你不佩服,还有什么人值得佩服?”
“我……”
张群利想在“已利鼻国首商会”上闹点事,落落林家的面子。万万没想到,这次还真踢到铁板上了。
他明白,在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这时候耍无赖,不承认崔二郎的能力,不过是徒惹人笑罢了。
当然了,羞刀难入鞘,现在要他认输,也是不可能。
张群利眼珠一转,鼓足了勇气,道:“林老爷子您说的那些,是崔二郎的经商之能,我的确自愧不如。但我刚才说的是,他当官的能耐,我不佩服。说白了,这个折冲都尉府长史,是他捡来的,算什么能耐?”
“捡来的?那可未必!”
楼梯门口,一身戎装的郭恪冷笑着回应道:“实不相瞒,崔兄弟能当上折冲府长史,是出自本官的推荐。”
原来刚才三楼上,林知祥告罪离开,人们都觉得有些奇怪。
郭恪陪着一帮老头子坐在一起,深感无聊,就找过个伙计来一问,这才知道是有人找崔耕的麻烦。
那还得了?
经过了那晚“九九登高会”的一场密谈,郭恪已经不仅仅把崔耕看作是自己的铁杆心腹和得力佐官,更是将他当成了
霎时间,林知祥从一个待人和气谦虚谨慎的小老头,变成了一个目露凶光择人欲噬的猛兽!
要知道做海商,上要与天斗。
一旦天公不作美,可能降下狂风暴雨,让船只倾覆;可能风力不足,让船只整年漂泊海上,无法到达目的地。没有坚定的意志,无畏的勇气,干不了这一行。
中要与海盗斗,海上没有王法,没有秩序,真遇上了也只能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你不杀人人就要杀你!
下要与暗礁斗,必须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什么时候稍一大意,就是船毁人亡之局。
林知祥战天斗海杀海盗,都战了几十年了,又岂是什么善男信女?
此时林知祥脸一沉眼一瞪,直吓得张群利下意识地噌噌后退数步,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了。
林老头得理不饶人,高声道:“老夫刚才听说了,你是对崔长史不满,觉得他不配上三楼?那我把就崔长史的事迹就说出来,让你佩服佩服。”
然后,林知祥简要地把崔耕发明木兰春酒,抢回祖业,又当上县尉的经过说了一遍。
这番话,语气平淡,简明扼要,惜字如金。
既无半句废话,更无一点毫无夸张之词,但越是如此,越显得林老头所言真实不虚。
崔耕听完了不由得暗暗心惊:林老头你对我也太上心了吧?怎么对我的事知道的那么清楚?我知道你们林家势力大,但干点啥都好,非琢磨我干啥?
其实他还是妄自菲薄了,在林知祥的心目中,崔二郎已经成为泉州最值得重视的官员之一。年不过二十,不是凭借祖宗余荫就官居七品。泉州历史上几百年也没出一个啊,他不值得重视还有谁值得重视?
至于其他听众,大部分只知道崔耕从清源县尉到折冲府长史的关键一跃,其他的就不太了解了。
听林知祥讲了崔耕的过往,看他的眼光顿时不同。
林知祥最后道:“张群利,如果易地而处,你能做到崔二郎的一半?这样的人你不佩服,还有什么人值得佩服?”
“我……”
张群利想在“已利鼻国首商会”上闹点事,落落林家的面子。万万没想到,这次还真踢到铁板上了。
他明白,在场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这时候耍无赖,不承认崔二郎的能力,不过是徒惹人笑罢了。
当然了,羞刀难入鞘,现在要他认输,也是不可能。
张群利眼珠一转,鼓足了勇气,道:“林老爷子您说的那些,是崔二郎的经商之能,我的确自愧不如。但我刚才说的是,他当官的能耐,我不佩服。说白了,这个折冲都尉府长史,是他捡来的,算什么能耐?”
“捡来的?那可未必!”
楼梯门口,一身戎装的郭恪冷笑着回应道:“实不相瞒,崔兄弟能当上折冲府长史,是出自本官的推荐。”
原来刚才三楼上,林知祥告罪离开,人们都觉得有些奇怪。
郭恪陪着一帮老头子坐在一起,深感无聊,就找过个伙计来一问,这才知道是有人找崔耕的麻烦。
那还得了?
经过了那晚“九九登高会”的一场密谈,郭恪已经不仅仅把崔耕看作是自己的铁杆心腹和得力佐官,更是将他当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