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香君都失笑了。笑停了叙话,才知道作为秦淮清客的丁继之,自己帮着人家做灯船会去了,却留下一桌酒筵,一名奚童,但有客来,随意留坐。陈定生和吴次尾“鹊巢鸠占”,特意悬出那盏灯笼,谢绝俗客,与侯方域的推测,恰好相符。

  “夜阑更深,灯船也过尽了。”侯方域提议,“我们倒不妨或诗或赋,小试文思,也不枉了‘会文’这个名目。”

  “使得。”陈吴二人,同声答应。

  “且想个题目。”

  “澧州土贼勾结李自成,攻陷常德。常德生齿百万,积粟支十年,富强甲于湖南。自此一失,辰州、岳州诸府,相继沦陷。”吴次尾感慨地说,“端阳节近,我们仿庾子山的笔意,做篇双关的《哀湘赋》吧!”

  “唉,不提也罢。”陈定生痛心疾首地说,“不如联句,聊遣今宵。”

  “联句好!”侯方域也不愿提败兴之事,“即景铺叙,宜乎五言排律。我三人谁起谁结?”

  “自然让定生兄。”

  “慢,慢!”香君接着吴次尾的话问,“三位相公联句,难道我陪着打盹?”

  “自然有借重你的地方。”吴次尾唤他带来的书童,“取卷袋来。”

  为了兴到行吟,吴次尾的书童,随身带着一个卷袋,里面装着湖州的笔,徽州的墨,一方小小的端砚,还有一束来自蜀中的五色薛涛笺,此时一起都取了来放在桌上。

  “香君,”吴次尾指着笔砚说,“奉烦做个‘誊录生’。”

  “好极!”陈定生拊掌说道,“将来就用香君的这笔簪花小楷‘发刻’,倒也是一件韵事。”

  “言之有理。”吴次尾催促着说,“你起句吧!”

  于是陈定生喝了口酒,略一构思,朗然吟道:“赏节秦淮榭,论心剧孟家。”

  “该你接。”

  “好!”吴次尾应声而吟,“黄开金裹叶,红绽火烧花。”

  “用家韵让你捡个便宜,现成的榴花的典。”侯方域等香君把那四句诗录完,才接着吟道:“蒲剑何须试?葵心未肯差。”

  “这差字也押得好!向日葵花,拳拳忠爱。”陈定生笑道,“我只好堆砌了。辟兵逢彩缕,却鬼得丹砂。”

  “我亦依然。”吴次尾接的是,“蜃市楼缥缈,虹桥洞曲斜。”

  “灯疑羲氏驭,舟是豢龙拏。”

  “这不行!”香君提出抗议,“我的笔不及你们的口快!”

  于是陈定生停了下来,等侯方域指点着香君录完,才接着又吟:“星宿才离海,玻璃更炼娲。”

  “光流银汉水,影动赤城霞。”

  “丽句!”侯方域赞一声,听得河房外管弦嘈杂,便皱着眉吟,“玉树难谐拍,渔阳不辨挝。”

  陈定生也跟着写眼前风光:“龟年喧笛管,中散闹筝琶。”

  “写了声,该写色了!”吴次尾昂首高吟,“系缆千条锦,连窗万眼纱!”

  陈定生和侯方域,不约而同地击案称赏。因为上句用的是隋炀帝以锦缆系龙船的典故,下句出于范成大的诗:“万窗花眼密”。照他的自注:“万眼灯,以碎罗红白相间砌成,工夫妙天下,多至万眼”。恰符此时所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