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台柳
��
“是。”
“还有,问夫人要钥匙,从银库里取一囊沙金来,准备韩夫子买书之用。”吩咐完了,转回头来,又对韩翃说:“君平兄,从此刻起,你就住在这里,安心用功,明年春闱,一定得意。”
“李……李大哥!”韩翃激动得语不成声,“你我萍水相逢,只不过由我一首题壁的诗,蒙你赏识,才得定交。虽说一见如故,到底素无渊源,如此厚待,不敢轻受!”
“老弟!”李公原笑着拍拍他的肩说,“你说这话,我该罚你!莫非看我满身铜臭,不配爱才吗?”
“哪里的话,这样说,可叫我太惶恐了!”
“既如此,你就把我的家,当作你自己的家——我跟你实说了吧,类此的所在,我在长安尚有三处,真个分身乏术,还要拜托你多多照料。”
“不可!万万不可!”韩翃喃喃地自语,“‘国士待我,国士报之’,何况这是人家托我照料的地方?”
一阵急促的步履,自廊下传过中庭……
“听!”柳青青倏然动容,“什么声音?”
“像是脚步声。”惊鸿回答。
“莫非韩夫子在院中步月?”
柳青青的话刚完,隔院传来关门的声音。飞羽伸一伸舌头,惊异地轻呼:“真的是韩夫子!大概一直在院子里,此刻才进去。咱们说的话怕是都叫他听见了!”
“是不是?”柳青青微瞪着眼,“叫你们不要胡说,你们不听!”
受了责备的飞羽,不免迁怒。“哼!”她冷笑道,“鬼头鬼脑听壁脚,不是什么好人!”
“怎么能怪人家?”柳青青放下脸来,真有些动怒了,“人家并没有要偷听,只怪你们多嘴。你们这轻嘴薄舌的毛病,趁早给我改掉!”
“夫人就会帮他!”连惊鸿都不服气了,嘟着嘴在嘀咕。
原来以为会失眠的韩翃,想不到居然心安理得地一觉睡到天明。
漱洗以后,照例先温习了前一天的功课,才吃早饭。然后替李公原处理一些家事——那只是跟管家陈二打个交道,听他报告:蜀中送来些什么土产,已经入库;或者哪个童仆犯了过错,已如何处分之类。然后,约略看一看收支账目。此外,至多再替李公原处理几封无关紧要的书信而已。
重要的书信,他都留着让李公原自己开拆。这些信不难从表面上辨别,凡有“密启”“亲拆”字样的便是。日子久了,只一看信封上的笔迹,便可意会。这天就有一封,封缄之处判着个核桃大的“杨”字——最得宠的杨贵妃的从兄,身兼四十余职,遥领剑南节度使,新拜御史大夫杨国忠的密函。
这是要件中的要件,李公原曾有话交代,接到这样的书信,应当立即派人去找他,直至找到为止。
到了午间,终于在孙驸马府邸中,把李公原找回来了。
每次他看完了这些信,都是不声不响地藏之袖中,而这一次出现了例外,“君平,你看一看!”他把杨国忠的信递了过去。
韩翃不肯伸手去接,“这是极紧要的信,局外的人不宜与闻。”他说。
“你的话不错。不过,到了今天,我有些话该告诉你了。你先看了这信再说。”
于是韩翃接过信来,上面既无称呼,亦未具名,只寥寥九个大字
“是。”
“还有,问夫人要钥匙,从银库里取一囊沙金来,准备韩夫子买书之用。”吩咐完了,转回头来,又对韩翃说:“君平兄,从此刻起,你就住在这里,安心用功,明年春闱,一定得意。”
“李……李大哥!”韩翃激动得语不成声,“你我萍水相逢,只不过由我一首题壁的诗,蒙你赏识,才得定交。虽说一见如故,到底素无渊源,如此厚待,不敢轻受!”
“老弟!”李公原笑着拍拍他的肩说,“你说这话,我该罚你!莫非看我满身铜臭,不配爱才吗?”
“哪里的话,这样说,可叫我太惶恐了!”
“既如此,你就把我的家,当作你自己的家——我跟你实说了吧,类此的所在,我在长安尚有三处,真个分身乏术,还要拜托你多多照料。”
“不可!万万不可!”韩翃喃喃地自语,“‘国士待我,国士报之’,何况这是人家托我照料的地方?”
一阵急促的步履,自廊下传过中庭……
“听!”柳青青倏然动容,“什么声音?”
“像是脚步声。”惊鸿回答。
“莫非韩夫子在院中步月?”
柳青青的话刚完,隔院传来关门的声音。飞羽伸一伸舌头,惊异地轻呼:“真的是韩夫子!大概一直在院子里,此刻才进去。咱们说的话怕是都叫他听见了!”
“是不是?”柳青青微瞪着眼,“叫你们不要胡说,你们不听!”
受了责备的飞羽,不免迁怒。“哼!”她冷笑道,“鬼头鬼脑听壁脚,不是什么好人!”
“怎么能怪人家?”柳青青放下脸来,真有些动怒了,“人家并没有要偷听,只怪你们多嘴。你们这轻嘴薄舌的毛病,趁早给我改掉!”
“夫人就会帮他!”连惊鸿都不服气了,嘟着嘴在嘀咕。
原来以为会失眠的韩翃,想不到居然心安理得地一觉睡到天明。
漱洗以后,照例先温习了前一天的功课,才吃早饭。然后替李公原处理一些家事——那只是跟管家陈二打个交道,听他报告:蜀中送来些什么土产,已经入库;或者哪个童仆犯了过错,已如何处分之类。然后,约略看一看收支账目。此外,至多再替李公原处理几封无关紧要的书信而已。
重要的书信,他都留着让李公原自己开拆。这些信不难从表面上辨别,凡有“密启”“亲拆”字样的便是。日子久了,只一看信封上的笔迹,便可意会。这天就有一封,封缄之处判着个核桃大的“杨”字——最得宠的杨贵妃的从兄,身兼四十余职,遥领剑南节度使,新拜御史大夫杨国忠的密函。
这是要件中的要件,李公原曾有话交代,接到这样的书信,应当立即派人去找他,直至找到为止。
到了午间,终于在孙驸马府邸中,把李公原找回来了。
每次他看完了这些信,都是不声不响地藏之袖中,而这一次出现了例外,“君平,你看一看!”他把杨国忠的信递了过去。
韩翃不肯伸手去接,“这是极紧要的信,局外的人不宜与闻。”他说。
“你的话不错。不过,到了今天,我有些话该告诉你了。你先看了这信再说。”
于是韩翃接过信来,上面既无称呼,亦未具名,只寥寥九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