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哥二哥从来不嫌他是姨娘所出,能玩一块玩,有棍子大家挨,但大哥娶了柳氏后,就慢慢变了一个人,二哥早说过只会帮他,不会抢他,但大哥却总是有意无意就说“就算将来我当爷爷了,二弟也千万别把我分出去”这种话,实在刺耳。

  现在见柳氏明讽自己的亲娘,他哪还忍得住,直接便顶回去。

  柳氏却是笑着说:“三弟对陈姨娘可真好,自己的母亲不好受,不安慰几声,却只顾着陈姨娘,虽然说怀胎十月辛苦,但三弟真正的母亲可是坐在那里的婆婆啊,应该跟婆婆一心,才不枉费婆婆的养育之恩才是,怎么反过来了?西席都说三弟读书好,若是遇见,我倒要问问,不顾母亲,只顾姨娘,是哪门子孝道。”

  陈姨娘一听竟扯到儿子不孝顺上头了,哪还能忍住,她再没见识也知道读书人一旦被说不孝,就算能考上前程,也会被打回白身,立刻跪下伏地,磕起头来,“太太,都是奴婢不好,不关三爷的事情,奴婢绝对没有不尊敬二爷,太太明监,别误会三爷。”

  额头磕在青砖地上咚咚作响,齐桁山马上向前把她拉起来,“今天是二嫂敬茶的日子,陈姨娘还是后头站着吧。”

  齐太太脸色本就不好看,这下更是面如锅底,果然,姨娘生的儿子养不熟,她对桁山也挺好了,没打他没骂他,桁宜十岁搬到福辉院,桁尔十岁搬到霞蔚院,桁山十岁也一样给他准备了枕流院。庶子婚后分家,因此虽然没给太大,但一个人住一进的院子已经挺好了。

  而且为了他要念书,还请来名儒张贤之,张大儒带着一家老小住进来,也要一个大院子,丫鬟婆子都得给,三餐不能怠慢,每年还得奉上一百二十两。

  这些都是开销,她二话没说就准了,但看看,陈姨娘还是觉得自己是母亲,桁山也只顾着陈姨娘。

  一片混乱中,齐老爷怒拍雕花扶手,“都给我住嘴!”

  正好,这时外头传来赵嬷嬷的声音,“二奶奶来了。”

  怡然园中众人顺势安静下来。

  孟翠栩一身杏黄色的秋服,立颈,挺腰,踩着彩香鞋跨过门槛,齐老爷夫妇知道孟翠栩只是旁支,原本也没多大期待,此时见她仪态优雅更胜大家闺秀,不由得有些高兴。

  赵嬷嬷已经在两老面前放好锦团,“二奶奶给老爷奉茶。”

  孟翠栩在锦团上跪下,拿过赵嬷嬷准备好的茶盘,“媳妇见过公公。”

  孟老爷眼眶随即湿了,“好,好。”

  赏了个匣子,由金嬷嬷捧着。

  赵嬷嬷接着引孟翠栩到齐太太面前,“二奶奶给太太奉茶。”

  齐太太见她神色平和,完全没有气苦,眼中又有神采,可见昨天是睡得舒服的。

  他们硬帮桁尔娶媳妇是一回事,但娶回来的媳妇心甘情愿却是另一回事。

  京城哪户丧子的不娶个媳妇回来替儿子抄经养嗣子,但哪个望门寡妇不是满脸愁容。眼见孟翠栩带着淡淡笑容,心里顿时觉得这二媳妇真好,她抄出来的经书肯定好回向,桁尔是有福之人。

  齐太太拿起茶杯,笑容满面的轻啜一口,“你乖。”

  在赵嬷嬷的引导下,孟翠栩接着见过大伯齐桁宜、三叔齐桁山,以及齐梅儿、齐娟儿这两位小姑。

  齐太太见孟翠栩应对得体,被陈姨娘闹的不开心早烟消云散,“家里还有个排行老大的姑奶奶,两年前嫁了,等下个月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