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节
��连车门都扒不上。

  好容易挤到省医院,两个大人满头大汗,超英的脸色居然也红润不少,脸上还有点意犹未尽,“小姨待会儿咱回去还能再坐一次吗?”

  “能,等你好了,小姨带你上省城,上首都,坐汽车坐轮船还要坐飞机!”

  小伙子抿着嘴,紧了紧拳头,嗯嗯,只要活着,他总有坐飞机的一天。

  到了全省甚至整个大横山革命老区最大的石兰省人民医院,一直天不怕地不怕的丰收大姐彻底怂了——那么大个门面,五层高的大楼房,来来往往赶集似的人群,匆匆忙忙的医护人员……她该咋找大夫呀?

  然后,又是她的小鹌鹑妹妹,从容大方的走到挂号台,挂了个呼吸内科的号,熟练的领着他们去隔壁楼,上楼,排队……反正,不管干啥,仿佛这样的大医院她已经进过无数次。

  珍珍想挂主任的号,说了很多好话,挂号台同志也没给她加,只给挂了个普通医生的,老专家嘛任何年代都是稀缺资源。医生姓许,是个医专刚毕业的年轻人,看了超英的症状,又听了她们想要进一步检查的诉求,倒是爽快的开了心肺各种检查。

  林丰收带出来的钱,很快花去三分之二,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许大夫还说有的检查要明早空腹才能做,他们至少得去招待所住一晚时,肉疼得无法呼吸。

  珍珍其实早有心理准备,上辈子陪奶奶看病那么多次,哪一次不是这样呢?挂号得提前定闹钟手机抢号,做检查就得等几天,等拿到结果又挂不上首诊大夫了……奶奶常说,没病都折腾出病来。

  “咱先去安顿住处吧。”医院附近的招待所人满为患,卫生条件堪忧,珍珍三人顺着大马路走了二十分钟,终于找到一家干净的,人少的招待所,巧的还是清河县驻省城办事处招待所,看了她们的介绍信,比其他招待所热情很多。

  甚至,听说三人只要一间房时,工作人员也没摆脸色,还给他们多加了两条被子。林丰收握着人家的手,左一句“感谢”右一句“好同志”,贫下中农第一次体验到来自无产阶级大兄弟的关爱啊。

  房间里有两张床,超英终究是十二岁的大男孩子了,单独睡靠窗那张,林家姐妹俩睡靠门这张,四条被子倒也不冷,开水要到楼梯间打,男厕所在二楼,女厕所则需要上三楼……虎虎生威的丰收大姐跟刘姥姥进大观园似的,趁他们歇午觉的时间把招待所里里外外转了个遍。

  没办法,在家她就是头老黄牛,没日没夜,哪有午休的习惯?

  珍珍睡得迷迷糊糊,能听见她在楼底下跟工作人员攀谈的声音,临睡前还在想明早一定要四点半起床,一定要挂一个主任的号,来一趟太不容易了……结果刚睡着,林丰收忽然猛地推开门,“珍珍珍珍快,走我带你看稀奇。”

  像对待五六岁的小珍珍一样,那时候她还不是超英赶美的妈妈,还没有被生活磨弯脊梁,见到啥好玩的都会第一时间跟妹妹分享。

  老母鸡领着一只独一无二的小鸡仔,哪里有稀奇就上哪里,这大概是她们艰难岁月里唯一的娱乐活动。

  林珍珍的瞌睡瞬间醒了,“什么稀奇事儿?”

  “对面,招待所对面有个老头,正跟人吵架呢!”

  难怪这么吵,珍珍可不想看老年人撕逼啊,冬天的被窝才是迷人的小妖精。

  “你猜老头为啥吵,居然是为了一盆花,还是你最喜欢那种,就以前栽窗台上的,叫啥来着?”见她迷糊着,林丰收忽然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