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r />
“儿臣同意骆大人‘逆贼乃是临时起意,内部必然不和谐’的说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重金悬赏,甚至以官位为诱的确可能有一些人对单臣等逆贼动手。但对我大汉来说,必然会损失一些金银,若是这些金银用在安抚民众上,定然能稳定民心。”
刘阳没有一开始便反驳,而是说了大臣们都同意的这个方案,的确有好处的。否则,他可能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反感。如今的他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大臣们的认同,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儿臣以为,可以减少一些围城的兵力,不要围的太紧,表现也不要过于急迫。叛贼们在原武城就如同瓮中之鳖,若是长期被围城,必然是死路一条。逆贼内部并不和谐,恐怕想要逃离的逆贼不在少数。一旦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定然会想办法逃离。到时候,一个亭长就足以将他们制服。”
大臣们听到刘阳开口,都纷纷点头。这些临时聚集起来的叛贼,意志并不坚定。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更是生死一线,这时候最是容易让人退却。这个方法讲究的是各个击破,比起悬赏头目来要更容易实施一些。并且能够省下大笔的银钱,可以用来安抚城中的百姓。
“臣以为,东海王的意见更加合适。”一位老臣开口,他看向刘阳的视线带着明显的赞同,其他大臣再次纷纷开口附议。
刘阳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一些,侧头对上刘疆的视线,眼眸之中带着明显的鄙夷与得意。天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刘疆有父皇的精心教导,不一样平庸的很。那劳民伤财的建议,他居然也能够开口。
刘阳直接忽略了自己所提出的建议,乃是阴识临时告知他,身后更是有诸多大臣谋划的痕迹。说起来,他只是将这建议说出口而已。为了能够给他赢得这样一个机会,阴识可谓是费心费力。
接受到刘阳的视线,刘疆并没有任何恼怒。微微勾起的唇角带出的愉悦,似乎并不比刘阳少。那黑白分明的眼眸之中,满满的全是算计,却被柔和很好的潜藏在最底处。
刘秀的心情实在算不上愉悦,不过刘阳提出来的意见的确比悬赏要好一些。“那就按照阳儿的方法实施,都退下吧!”
大臣们纷纷告退,他们对刘阳的印象明显好了许多。隐约之间还能听到有几位大臣提起刘阳年少的时候,他年少时便极为聪慧。十一二岁就已经开口谈论政事,建议向来是精准无误……
原武城之事当真如刘阳所料,在放松了围城之后。城中的叛贼们便有不少的潜逃出城,余下的那些也选择了分散突围,各为其主。分散突围后便被分别清缴、平定。经此一事,刘阳的声望明显上升了许多,隐隐能够与太子刘疆比肩。
若是刘阳一开始就提议,声望同样会上升,却绝不会像现在这般上升的这样快速。刘阳在刘疆说自己没有其他建议之后再开口,便让人忍不住的拿太子与刘阳做对比。这个事件上,刘疆在众人心中是明显的比不过刘阳。往日里,刘疆做的事情也不错,似乎都没有刘阳这般有影响力,显得中规中矩。
刘疆是太子的身份,有很多事情他能做到,能做好。所有人都会认为理当如此。刘阳做的事情,似乎总能让满城都掀起风雨。
正在此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了传言。建武十三年,刘阳刚刚十岁的时候,刘秀曾摸着刘疆的脑袋说了一句‘吴季子’。吴季子此人乃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孩子,他是没有资格继承当时的吴王之位,只是吴王寿梦却希望他能够继承皇位。
这样的传言出来之后,原本坚信着下一任帝王是刘疆的大臣们,此时心下也不由得开始多想。这刘阳当真是个有能�
刘阳没有一开始便反驳,而是说了大臣们都同意的这个方案,的确有好处的。否则,他可能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反感。如今的他得不到父皇的宠爱,大臣们的认同,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儿臣以为,可以减少一些围城的兵力,不要围的太紧,表现也不要过于急迫。叛贼们在原武城就如同瓮中之鳖,若是长期被围城,必然是死路一条。逆贼内部并不和谐,恐怕想要逃离的逆贼不在少数。一旦让他们看到希望,他们定然会想办法逃离。到时候,一个亭长就足以将他们制服。”
大臣们听到刘阳开口,都纷纷点头。这些临时聚集起来的叛贼,意志并不坚定。如今对于他们来说更是生死一线,这时候最是容易让人退却。这个方法讲究的是各个击破,比起悬赏头目来要更容易实施一些。并且能够省下大笔的银钱,可以用来安抚城中的百姓。
“臣以为,东海王的意见更加合适。”一位老臣开口,他看向刘阳的视线带着明显的赞同,其他大臣再次纷纷开口附议。
刘阳唇边的笑意更深了一些,侧头对上刘疆的视线,眼眸之中带着明显的鄙夷与得意。天资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哪怕刘疆有父皇的精心教导,不一样平庸的很。那劳民伤财的建议,他居然也能够开口。
刘阳直接忽略了自己所提出的建议,乃是阴识临时告知他,身后更是有诸多大臣谋划的痕迹。说起来,他只是将这建议说出口而已。为了能够给他赢得这样一个机会,阴识可谓是费心费力。
接受到刘阳的视线,刘疆并没有任何恼怒。微微勾起的唇角带出的愉悦,似乎并不比刘阳少。那黑白分明的眼眸之中,满满的全是算计,却被柔和很好的潜藏在最底处。
刘秀的心情实在算不上愉悦,不过刘阳提出来的意见的确比悬赏要好一些。“那就按照阳儿的方法实施,都退下吧!”
大臣们纷纷告退,他们对刘阳的印象明显好了许多。隐约之间还能听到有几位大臣提起刘阳年少的时候,他年少时便极为聪慧。十一二岁就已经开口谈论政事,建议向来是精准无误……
原武城之事当真如刘阳所料,在放松了围城之后。城中的叛贼们便有不少的潜逃出城,余下的那些也选择了分散突围,各为其主。分散突围后便被分别清缴、平定。经此一事,刘阳的声望明显上升了许多,隐隐能够与太子刘疆比肩。
若是刘阳一开始就提议,声望同样会上升,却绝不会像现在这般上升的这样快速。刘阳在刘疆说自己没有其他建议之后再开口,便让人忍不住的拿太子与刘阳做对比。这个事件上,刘疆在众人心中是明显的比不过刘阳。往日里,刘疆做的事情也不错,似乎都没有刘阳这般有影响力,显得中规中矩。
刘疆是太子的身份,有很多事情他能做到,能做好。所有人都会认为理当如此。刘阳做的事情,似乎总能让满城都掀起风雨。
正在此时,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出现了传言。建武十三年,刘阳刚刚十岁的时候,刘秀曾摸着刘疆的脑袋说了一句‘吴季子’。吴季子此人乃是吴王寿梦的第四个孩子,他是没有资格继承当时的吴王之位,只是吴王寿梦却希望他能够继承皇位。
这样的传言出来之后,原本坚信着下一任帝王是刘疆的大臣们,此时心下也不由得开始多想。这刘阳当真是个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