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郭况在废后的时候也并没有为郭圣通说而一句好话,但是也不可能让他为阴丽华说话。阴识在这情况之下,若是开口为阴丽华说话,在刘秀的眼中很容易便会留下重权势的印象。他若是此时开口,那他与阴丽华辛辛苦苦经营了将近二十年的形象便会付诸东流。

  “皇上,臣以为,如今朝堂稳重,后宫安稳。这皇后之位是否有人安坐,影响并不大。还请皇上三思。”

  第一个开口的人让众人觉得有几分意外,却又觉得在情理之中。太子太傅而张湛做事一向是讲究自己明哲保身,这次他却是第一个开口。不过,想到他太子太傅的身份,倒也正常。太子太傅与太子极为亲近,这为师者近乎为父,他对太子这般亲近、看重甚至可以说是疼宠,为太子冒些风险也很正常。

  刘秀点了点头,看上去似乎是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阴识的手指微微紧了紧,视线不由看向一个距离他不远的大臣。接触到他的视线,那大臣果然起身。

  “太傅此言差矣。皇后乃后宫之主,虽说如今阴贵人掌后宫事,可时间一长,恐怕难以服众。皇上执掌天下,皇后执掌后宫,才是天下之根基。若后宫安稳,也是苍生百姓之福。臣以为,这立后之事,刻不容缓。”

  “阴贵人是贵人的身份,这后宫无后,贵人掌权实乃正常之举。又有朕的圣旨,这后宫众人又怎会不服。并无难以服众之说。”刘秀微微皱了皱眉,看似有几分不悦。

  “皇上说的是。”大臣连忙应道。的确算是他失言,阴丽华难以服众,可以说她的能力不行,甚至可以说其他妃嫔的过错。他不应该说时间长了便难以服众。阴贵人掌管后宫,可是皇上亲自下的圣旨。时间长了难以服众,几乎是说皇上的圣旨是有时效性的,也难怪帝王不喜。

  阴识听了这话,对刚刚开口的大臣也有了几分不满。这大臣明面上是为阴丽华说好话,结果却有几分好心办坏事之举。哪怕是这样,他却也没有亲自开口的打算。

  在场的大臣之中,有几个当真是为国为民。他们不在意是谁做太子,甚至不在意是谁做皇上。他们只在意,哪一个对江山社稷有利。如今外面的流言,可是句句都能看出郭圣通教子无方。这些忠臣们,一个个的自然都上赶着劝谏。哪怕是拿生命来劝谏也无可厚非,甚至还是以此为荣。

  “皇上。微臣听闻太子殿下如今沉迷那些山野游记,喜好杂学。不喜兵书国策,反倒是许多时间用在这无异之事上。臣等认为,应早立新后。使新后严加督促教导太子殿下,洗去陋习,才是我大汉之幸事。”老臣的声音没有青年臣子那般铿锵有力,说出来的每一句话,却是最坚决不过。

  “沉迷游记?喜好杂学?!”刘秀扫了一眼在座的大臣,视线停留在阴识身上的时间稍长一些。阴识与往日一般,总是一副淡然的样子。只是,他刚刚看向臣子那提醒的眼神以及对老臣隐约的期待,都能彰显出一个事实。

  刘秀此时倒也说不上可惜、遗憾,甚至连被隐瞒的怒气都没有。因为早就猜测到了,所以看到这现实,也不过是果真如此的感觉。“你们可曾知晓太子一日每日看多久的游记?!”

  诸位大臣面面相觑,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太子殿下每日看多久的游记?!他们只听闻,太子殿下沉迷游记,甚至对游记珍而重之的保存,这才一个两个的都一副义愤填膺的面貌。只想着找寻办法让太子回头,甚至不惜献上生命,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阴识看刘秀这般表现,心下不由得咯噔一跳。他怎么看着,皇上是站在太子那一边的呢?!以皇上的身份,他不应该觉得只要他不厌弃太子,太子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