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节
�他还不乐意地撅着小嘴,直到萧依依说把这套帽子和鞋子送给他,这个小机灵鬼才又笑了起来。

  太极宫

  大臣们的眼睛可尖了,连续几日都看到皇帝穿着一件青灰色的衣服,看起来有点膨胀,大概像百姓过冬穿的缊袍,填了丝絮在里面?

  这怎么行?!皇帝穷到这个地步了吗?

  连皮草都穿不起?

  大臣们摸了摸自己身上的皮草,心中升起一丝惭愧。他们这群人吃饱穿暖的,皇帝可还在挨冷受冻呢。卢国公程咬金是个心直口快的,他观察了好几天,径直从家里拉了一车皮毛过来,大方地说:“陛下,您这心怀百姓,也不能委屈了自己啊。臣近日猎了几头鹿,这鹿皮暖和极了。”

  李二陛下:“……”

  我只是穿了件羽绒服,你们都想到哪里去了?

  他抬头一瞧,好家伙,大臣们都一脸羞愧和感动呢。

  戏精李二眨眼间就get到了那个点,他略微皱眉,目光炯炯有神地看向远方:“百姓们尚在忍受极寒,朕忧心不已啊。朕只愿着素衣,把百姓今日之况,时时铭记在心。”

  说完,一滴清泪在他的眼眶中凝结,要落不落的样子。

  “天佑吾皇!”

  “天佑吾皇!”

  “天佑吾皇!”

  最爱逼逼的魏征纳头便拜,感动极了。有这样贤德勤勉的君王,真是大唐百姓之福啊。其余大臣们也齐齐跪了下来,能为了百姓挨冷的君王,古今能有几人做到呢?

  “贞观冬日着素衣”的传闻,被流传到宫外,赢得了百姓们一致好评。皇帝拒绝皮草,和他们同穿缊袍(其实是羽绒服,不是缊袍),真是让人有种心连心,共命运的错觉啊。李二陛下在民间的风评又好上了一个台阶,有嘴皮子滑溜的人,还把这件事编成了一首小诗,在市集中传唱呢。

  闻得百姓冷凄凄,

  贞观皇帝着素衣。

  天佑大唐日日暖,

  洒下阳光冬不寒。

  似乎有魔力似的,这段新闻流传开来后,这冬日的阳光也渐渐多了,长安人的身上也暖和一些。心情颇好,他们走到街上逛着,突然发现了城东开了一家成衣铺子,打出口号,说是卖陛下同款的羽绒服呢。

  羽绒服是什么?大家都没听说过。

  但是陛下同款的,这个倒是不难理解。

  有不缺钱的老爷和夫人上门一瞧,哟,这店里的东西看着真稀奇啊。那衣服不知道是怎么做的,拿在手里非常轻,有点像填入丝絮的缊袍,但又和缊袍不一样。

  卢国公程咬金拉着一张大嗓门,一进店里就高声喊道:“你们这里有陛下同款的?要是敢胡乱蒙骗旁人,看我不拆了你们的店!”

  陛下心忧百姓,可不能让那些无良商贩借着名头来挣钱。

  “不会的,我们都是诚信经营。”店主是个年轻的后生,叫刘大麦,也是刘家村里的人。他是个会看眼色的,立刻从衣架上解下一件加大的羽绒服,满脸笑容地说:“这位客官,可以试试穿着怎么样。”

  卢国公程咬金神开了手:“那我就姑且试试。”

  这衣服一上身,他就感觉到它太轻了,和厚重的皮草完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