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月色漆黑一片,只有屋内的烛火透过窗户,传来朦胧的光。

  屋子里的烛火透亮,陈琢坐在书案前,执着毛笔低头正在批折子。王全站在他身后,双手笼在袖子里,低着头。

  瞧那模样,像是正在打盹儿。

  室内里的炭盆燃着,时不时的传来一阵噼啪响。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细微的声响,书案前,陈琢执毛笔的手一顿。

  下一刻,正在瞌睡的王全瞬间惊醒,他扭头往身后瞧了一眼。

  瞅见主子的眼神后,王全立马上前打开门:“谁啊?”

  门外,停着一顶轿子,领头的小厮走上前,冲着王全巴结道:“王公公,这是陶大人送给殿下的礼。”

  “你们家陶大人倒真是神通广大。”王全略微肥胖的身子摇摇摆摆的走上前,皮笑肉不笑的道:“殿下都躲到这莽荒之地了,还能寻着女人来。”

  “人我们送来了。”小厮低着脑袋,不敢多说:“那奴才们就退下了。”

  王全冷笑一声儿,看都没看那轿子一眼,扭头就回去了。这天寒地冻的,冻上一晚上,能活着就算这姑娘有福气,抗不过去,冻死也就是她的命。

  “殿下,是陶大人又给您送礼来了。”

  陶大人,陶志文,是个惯会花天酒地的,自从陈琢来扬州开始,陶志文就开始收罗各类美人,想送到太子榻边。

  “随他。”

  陈琢头也没抬,继续低头奋笔疾书。六月潮州闹饥荒,朝廷拨下一批救济银,第一艘船随着里面的二十万两白银运往扬州河运。

  出了扬州河运船却是眨眼之间少了一艘,上面的救济粮也跟着没了踪影。

  事后这事报到朝中,只说不幸沉了船,救济银跟着掉入江中。

  朝中处理了那批运送银子的官员,抄家的入狱的七七八八却是个个喊冤。这事本该搁了一段落,但上个月这批刻着官印的银子却是又开始在市面上流通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