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节
  赵家父子到秦记那条大街的时候,街道两边不少摊子早早支棱起来了。

  进到这里明显就感觉周围像是开了暖气一般,让人温暖,而且还弥漫着不少香味,面条、油条和馒头,面粉与油混合后的香味作为明显。

  “走,你去买两杯热豆浆,我去买个油墩子,咱们再去排队。”赵大海指了指对面一个摊位,自己则去另一边。

  如今秦记周围可不是只有一家吃食。

  原本那边车站的摊位也不知什么时候,都不约而同往这里聚拢了过来,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地摊子。

  以前还只有早餐,现如今,早中晚,各种吃食是一个都不缺,而且秦记对面那条路已经不少商铺在建造,听说早早都租出去了。

  如此场面确实不算全是秦记带出来的。

  这还要从车站再过去那边的大厦说起,现如今已经入驻不少商铺,商场,电影院,但是吃食上就比较少,只是那边还有办公楼,周边物业小区并不给他们这些平常摊子机会,再加上秦记如今的名头,慢慢大家都选择来这里开摊。

  当然了,秦记肯定是其中的重要因素,因为这一切的开始还要从俞婶子的油墩子摊子说起。

  夏日里,稍微油腻的油墩子肯定是卖不出去多少,俞婶子家里就除了一个小孙女,还有一个厌食症的女儿,日子本就凄苦,到了夏日肯定更加难捱。

  秦瑜原先是不知道俞婶子的事情,只是有天,她孙女知道秦记的美味,一个人来到秦记想买凉皮给妈妈吃,还问她可不可以来工作。

  一个七八岁的女孩,还是大中午,自然引起赵妈的注意,也很快就认出了她。

  秦瑜知道后,肯定不会雇佣童工,不过除了送去饭菜,也教给了俞婶子一些手艺。

  这后来秦瑜还干脆邀请俞婶子来秦记附近摆摊,俞婶子原本打算帮忙洗碗之类,可都被秦瑜拒绝了,说留着时间照顾家人,让她一时之间又不知道怎么感谢。

  紧接着脑子灵活的黄丘早餐吃完油墩子,就给俞婶子提了一个建议,说这秦记什么都好,就是周围太空落落,可以多来一些摊子,到时候一条街都是吃食,多热闹啊。

  这之后呢,秦记自己就火到了宜市,而来秦记的食客,对吃食上要求肯定不低,反而连带着附近摊位的品质都因为良币驱逐劣币,提升不少,也因此,随着这半年的积淀,基本上宜市的人都知道,在东站汽车旁边,有一条秦街,以秦记带头,全是美食。

  -

  “还好,我们来得不迟,前面才二十几个人。”赵大海坐在小凳子上,吃这油墩子,喝着豆浆,顺便和前面的客人唠嗑。

  赵大海几乎每周都来秦记,一趟打包,一趟堂吃,半年下来自然认识不少人。

  还没说几句,就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加入:“哎呦,赵老哥,好久不见!”

  杨春桃自来熟地坐过来,同样带着凳子,后面杨大勇也带着大碗走到赵立新旁边。

  “我跟你讲,昨天这饺子可有不少是我包的,赵老哥你要多吃点,”杨春桃是自带瓜子过来,还随着带着一个小袋子,“也不知道今天会有多少人,我们包的可不少。”

  不过不是担心浪费,而是担心不够。

  “杨大妈,你就别担心了,实在不行我可以多吃一点的。”

  赵立新勉